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优秀6篇)-k8凯发天生赢家
唱歌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对学生音乐感受力和唱歌基本能力的培养,而且对学生浸润美的熏陶、提高艺术修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是编辑有缘人给家人们整理的6篇一年级音乐教案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一年级音乐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鲁冰花》、《小白菜》
2、游戏跳格子
3、听辨音的高低
4、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小白菜》,体验感受乐曲中音乐作品旋律线条级进下行,每句落音依次下跌,形成带有哭泣性质的音调,深刻地表现了一个旧时农村中失去亲娘而受人虐待、孤苦无依的女孩悲凉凄苦的心情。
2、引导学生欣赏歌曲《鲁冰花》,进一步体验感受乐曲中音乐作品一部分旋律采用羽调式并下行,表现了女孩对家乡、母亲的深切思念和凄婉伤感的情绪。第二部分调式转为大调式,节奏活跃,给人带来明亮、温暖的感觉,这是对美好童年的回忆。但旋即音调跳跃动荡,情绪变得激动起来,表现了无奈的感慨与执著不渝的渴求。随着歌曲第一部分的再现,又使人深深地沉浸在魂牵梦萦的不尽思念之中
3、组织学生参与《跳格子》游戏,巩固四分休止符,训练思维的敏捷。
4、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小白菜》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二、引导学生欣赏歌曲《鲁冰花》,进一步体验感受乐曲中音乐作品一部分旋律采用羽调式并下行,表现了女孩对家乡、母亲的深切思念和凄婉伤感的情绪。第二部分调式转为大调式,节奏活跃,给人带来明亮、温暖的感觉,这是对美好童年的回忆。但旋即音调跳跃动荡,情绪变得激动起来,表现了无奈的感慨与执著不渝的渴求。随着歌曲第一部分的再现,又使人深深地沉浸在魂牵梦萦的不尽思念之中。
2、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小白菜》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竖笛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演奏6、1、2、3、5、6六音进行练习)
4、复习《唱给妈摇篮曲》指明学生演唱(其余学生评价)边听音乐边唱边表演
二、欣赏歌曲《鲁冰花》、《小白菜》
1、谈话:老师今天又带来两首歌曲《鲁冰花》、《小白菜》,请小朋友们听后说说这两首歌曲讲述的内容好似什么?
(放录音后师生交流)这两首歌曲的歌名都是两个主任翁的名字,?桓鼋小堵潮ā罚桓鼋小缎“撞恕罚饬绞赘枨际嵌月杪璧乃寄睿尘安灰谎芊治鲆幌拢壳氪蠹以偬槐摺?
2、复听这两首歌曲。(师生分析讨论两首歌曲的不同背景。)这两首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生:自由回答后,幻灯出示图片,让学生选择。
3、设问:这两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师生讨论演唱形式与这两首歌曲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4、再次复听,在轻声跟录音哼唱
三、游戏:跳格子
1、导入:接下来我们来做个游戏《跳格子》,看哪个小朋友跳得最棒
2、讲游戏规则(教师边讲边示范)格子中的“х”是一个代号,可以是节奏,可以是任意唱名或模拟动物的叫声等等“0”代表休止符。
3、方法:可以任意一个方向切入跳格子
a、教师执棒,学生跳格子试一次
b、学生执棒,分组比赛,看哪一组最准确
c、依次轮流,从不同方向进行跳格子。
四、教学小结:
齐唱《鲁冰花》、《小白菜》结束课程
小学一年级常规音乐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知识“声音的强弱”
唱歌《大鼓和小鼓》
教学目标:
1、了解并能分辨声音的强弱
2、学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3、能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以更好地塑造歌曲音乐形象。
教学重难点:
学生唱准高低不同的音。
教学准备:cd
教学过程:
1、知识“声音的强弱”
(1)播放强弱不同的声音,引导学生分辨声音的强弱。
(2)认识力度记号。
(3)将学生分组,为学生设置情景,表现声音的强弱。
2、学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1)听辨声音
聆听大鼓和小鼓,说说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有何不同?
(2)聆听范唱
初次聆听,感受歌曲欢愉的情绪。
再次聆听,随歌曲在“咚咚”“嗵嗵嗵”处跺脚、拍手。
(3)学唱歌曲
师分句教唱歌曲
歌曲中有大跳音程,老师可用手势辅助学生唱准。
第一句的第二小节、第四小节之后可以换气,而第二句尽量不换气。
在学唱过程中,老师就随时提醒学生注意下正确的演唱姿势,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4)表现歌曲
师启发学生分组为歌曲设计强弱不同的力度,试试哪种力度更适合表现歌曲音乐表象形象。
边唱边唱,边用声势动作伴奏。
分小组边唱歌曲边列队行进。
一年级音乐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 通过学唱一组游戏歌曲,进一步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2、 通过创编歌词和为歌曲创编表演动作,培养学生的创编精神。
3、 通过为故事选配合适的音乐,正确感受音乐的情绪。
重点
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藏猫猫》《数蛤蟆》《蝴蝶花》。
难点
1、 听辨《数蛤蟆》中旋律和节奏相同的乐句。
2、 听辨《蝴蝶花》中旋律和节奏相同的乐句。
3、 为童话故事选配合适的音乐。
教学用具
歌曲磁带、琴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歌曲《藏猫猫》
教学目标:
1、要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藏猫猫》。
2、背唱歌曲《藏猫猫》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请几位同学做一个藏猫猫的游戏。
2、教师范唱,请同学评价。
3、教师分句教唱歌曲。
4、启发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1)第1~4小节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2)第5~8小姐用连贯的声音演唱。
(3)唱好第12小节的八分休止符。
(4)第14小节的道白不仅要唱准节拍,还应带有惊喜的语气。
(5)结束局要唱准一拍,不要拖。
5、启发学生创编动作并表演歌曲。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歌曲《数蛤蟆》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数蛤蟆》
2、为歌曲创编歌词。
3、找出歌曲中旋律、节奏相同的乐句。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教师范唱,请学生评价。
2、师分句教唱歌曲。
3、师引导学生找出歌曲中旋律、节奏相同的乐句,并涂上相应的颜色。
4、教师启发学生创编歌词。
5、把学生创编的歌词演唱一遍。
第三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歌曲《蝴蝶花》
教学目标
1、会演唱歌曲,《蝴蝶花》
2、会演唱活泼和舒缓的乐句。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藏猫猫》《数蛤蟆》。
2、导入新课:请同学说一说蝴蝶,继而引出要学习歌曲的题目。
3、范唱。教师范唱是尽量把舒缓和活泼的乐句演唱的对比鲜明一些。唱完后学生进行评价。
4、按节奏朗读歌词。
5、学生跟教师模唱歌曲。
6、教师弹奏旋律,学生唱词。
(1)教师启发学生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第1~8小节。
(2)用连贯的声音演唱第9~16小节。
(3)“呦”字用高位置说出。
(4)教师带领学生分别为歌曲中活泼和舒缓的乐句涂上不同的颜色。
(5)请学生自己创编动作进行个表演。
第四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欣赏《玩具兵进行曲》
教学目标
1、感受《玩具兵进行曲》雄壮而又活泼的情绪。
2、能随音乐走不。
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讲述塞纳尔的梦。
2、欣赏《玩具并进行曲》,感受雄壮的音乐情绪。
3、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
(1)引导学生想象乐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2)随音乐走步。
(3)用打击乐器为第一部分主题伴奏。
4、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感受乐曲活泼的情绪。也可向学生介绍,由于加入了短笛、木琴、小钟琴等乐器,使乐曲显得更加活泼。
5、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引导学生分辨这部分音乐与第一部分是否相同?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结尾是下滑音部分的音乐,好像是玩具兵惊慌得跑回箱子里的情景。
6、安静的完整欣赏全曲。引导学生仔细听辨第一部分的旋律。听到时可举手表示,或用动作表示。
第五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欣赏《糖果仙子舞曲》
教学目标
1、感受《糖果仙子舞曲》优美的情绪。
2、为童话故事《爱丽斯曼有仙境》选配合适的音乐。
教学过程
1、复习欣赏《玩具兵进行曲》,感受音乐情绪,在第三部分时可随音乐旋律律动表演。
2、听《糖果仙子舞曲》,比较这首乐曲的情绪与《玩具兵进行曲》有什么不同?
3、介绍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的故事。
4、在次欣赏音乐,引导学生分辨其中钢片琴的音色,并介绍柴科夫斯基选用钢片琴的经过。
5、现在,老师在给同学们讲一个童话故事《爱丽斯漫游仙境》。请同学们想一想,用那一首乐曲配乐更合适?
6、还能用其他的音乐配吗?
7、现在请同学们位老师播放音乐,老师朗读《爱丽斯漫游仙境》,部分同学可随音乐表演。
8、 小结
一年级音乐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欣赏《中华人国共和国国歌》
欣赏《我爱北京天安门》
教学目标:
1、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记住歌的词曲作者。知道听到国歌时的视仪:肃立致敬,行注目礼。
2、能跟着录音轻声哼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欣赏《我爱北京天安门》,初步记忆乐曲主题,能听出主题旋律。
教学重难点:
学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准备:cd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视频,引出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欣赏《中华人国共和国国歌》
(1)欣赏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老师带领朗读歌词,解决难读的字词。
(3)简要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创作的时代、词曲作者。
(4)随录音轻声哼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欣赏乐器演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让学生感受铜管乐器的雄壮有力。
(2)提示音乐是有弦乐器和管乐器、打击乐器合奏的,由于弦乐的加入,使得音色更加丰富。
(3)简要介绍演唱或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的礼仪,教师示范。
(4)请同学们说一说在什么场合要演唱或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4、模拟升旗场景。
5、欣赏《我爱北京天安门》。
(1)导入
(2)教师出示《我爱北京天安门》主题旋律谱,并范唱。
(3)跟老师模唱主题旋律。要求学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不喊唱。
(4)欣赏木琴独奏《我爱北京天安门》。
6、检测评价
教师播放两段音乐,请学生分辨哪段音乐是木琴演奏的。
一年级音乐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从聆听《春到沂河》、《春》等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3.听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教材分析:
1.柳琴独奏《春到沂河》?
乐曲采用了浓郁的山东风味的旋律,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曲中的引子和第一部分就是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素材,加以提炼和发展而成的。
2.小提琴协奏曲套曲《春》?
??这首乐曲系18世纪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中《春》的第一乐章。作曲家也往往在旋律或伴奏背景中模拟淙淙泉声、啾啾鸟鸣等音响使听者联想起春天。维瓦尔第的这首乐曲是描写春天的范例中最早的一首。
3.歌曲《嘀哩嘀哩》?
这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曲调欢快活泼,它以天真的语气歌唱美丽的春天,抒发心中无限欢乐的感情。歌曲为4/4拍,大调式,采用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每乐段由四个乐句构成,结构规整。
4.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
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跳动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春色图景。富有形象的象声词奏响了一曲优美动听的“春天交响曲”。歌曲为2/4拍,一段体结构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春到沂河》歌曲《嘀哩嘀哩》
教学目标:
1.从聆听《春到沂河》、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能边听音乐边用动作来表示乐曲的变化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3.学会十六分音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欣赏《春到沂河》
1.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欣赏《春到沂河》的导入
(1)欣赏女声独唱《沂蒙山好风光》。
(2)随教师的琴声视谱哼唱《沂蒙山好风光》曲调
2.聆听《春到沂河》第一部分(可以听两遍)。师问:
(1)这段曲调熟悉吗?它源于哪一首民歌?
(2)这段曲调给你们的情绪以什么感受?
3.介绍柳琴的形状与音色特征。
4.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完整地听全曲,比较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速度变化。5.揭示曲名《春到沂河》,介绍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东民歌为素材改编的乐曲。
6.再次完整地聆听全曲。从乐曲的名称(标题)及三部分的速度变化,即兴用动作来表达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
三、学习《嘀哩嘀哩》
1.导入:谁能模仿小黄鹂鸟的鸣叫声?如果你不会的话,请听听歌曲中的小黄鹂鸟叫
2.听歌曲范唱(录音或教师示范)
3.请你模仿歌曲中的黄鹂鸟叫声
4.讲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a、在歌曲黄鹂鸟的叫声中模仿其节奏,从模仿实践中感受“”的长短b、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在复习四分、八分音符时值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
5.再听歌曲范唱,要求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6.学习曲调:分两部分学唱,?
(1)前16小节的学唱曲:听出这16小节中的相同乐句是哪一句?先学唱这8小节,然后在学唱其他8小节
(2)后16小节从听辨相同节奏地乐句切入,学唱好8小节,然后再学唱最后8小节
(3)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7.有感情地学唱歌词,唱好全曲
8.让学生自己为歌曲第二部分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要体现
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他们的创作,在尝试实践的基础上,选择最好的方案。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春天举行音乐会》创编活动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并进行表演
2、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春天举行音乐会》的伴奏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歌
二、学习《春天举行音乐会》
1、谈话导入:大自然里有各种美妙的声音,你能用人声来模仿一下吗?春雷的声音?春水的声音?春雨的声音?春风的声音?
??这些声音组成了春天的音乐会————课题揭示的《春天举行音乐会》。
2.聆听范唱(教师示范或听录音)
3.设问:这场音乐会的指挥是谁?这首歌多么富有想像!
4.学唱第一部分歌曲(前16小节):?
(1)有感情地、有节奏地吟读歌词(按音乐节奏)
?学生吟诵歌词时,教师弹这16小节曲调为他们伴奏,既作为背景,又为学曲调铺垫,注意:
(2)在有感情熟读这段歌词的基础上,学会曲调与歌曲
5.学唱歌曲第二部分:(以乐句为单位,以听唱法为主学唱曲调。“春天举行音乐会”是点题乐句,也是全歌的^***,要注意唱好。)?
6.有感情地唱全歌,并伴以动作表演
7.以打击乐伴奏渲染其气氛
8.打击乐的。编创有两个方面:一是选择乐器,二是选择节奏
三、 创编活动
1.启发引导谈话,本课听的、唱的音乐作品,都集中表现一个主题,即大自然的春天。表现春天的音乐作品有成千上万,都是作者对“春天”的有感而发,我们每一位学生也度过了九个、十个春天,你们能否也尝试一下创作……2.课本上有四幅图,你们还可以画出更多的春天的画面,在欣赏的作品中用柳琴、小提琴表现,你们可用打击乐或你们各自所掌握的各种乐器(凡是能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可以来表现),用你的想像去创作吧。
3.创作活动可以一个人,也可以找伙伴二、三人一起创作,也可以是小组,请大家自由结合,充分想像,即兴创作。
四、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春》复习《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节奏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节奏练习巩固掌握xxx 和 xxx的节奏型
2、通过欣赏《春》让学生感受回旋曲式,感受标题音乐的造型手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
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欣赏《春》
1.在歌曲《嘀哩嘀哩》声中导入本课的欣赏师问:歌曲《嘀哩嘀哩》讲的是什么主题?
2.听《春》的主题音乐师问:你能从这一段音乐声中感到四季中的哪一个季节?说说你
3.分别聆听第一、二、三插段音乐。
4.完整地听全曲,边听边看着课本上的图形谱及插图,想像音乐所描写的情景,并校对、调整自己刚才填写的^解答
5.用彩色笔涂色块,描述音乐的情绪变化与发展
想像音乐描写的情景,启发学生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音乐的情绪发展。不要求统一^解答,只要大致情绪(色彩)相同即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四、 音乐节奏的听辨练习
1.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能辨别前十六分 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
2.教师还可以自己编三条节奏,让学生听辨。
3.可以让学生创作三条节奏进行听辨
4.三条节奏要同时拍击,并可以重复二到三次
5.听辨后让全体学生模仿拍击。
一年级音乐教案 篇6
教学内容:1、 欣赏管弦乐《野蜂飞舞》
2、 学唱歌曲《小蜻蜓》
3、 律动
教学目标:1、 通过听听、看看、说说、唱唱、演演等活动,感受并表现歌曲《小蜻蜓》优美抒情的音乐情绪。
2、 通过聆听管弦乐《野蜂飞舞》,培养欣赏音乐的注意力,想象野蜂急促上下飞舞的形象,并尝试多元化地表现。
3、懂得爱护蜻蜓、保护益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感受不同情绪的音乐所表现的不同的音乐形象。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小蜻蜓胸饰等。
教学过程:
一、学生听着《小蜻蜓》伴奏音乐、自由律动进教室。 二、感受、学唱并表现歌曲《小蜻蜓》。
1、启发谈话。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小蜻蜓吗?”
“见过,见过……”
“喜欢小蜻蜓吗?”
“喜欢,很喜欢。” (随机贴上“小蜻蜓”画纸)
“那你们见到的小蜻蜓,它们在干什么呀?”
“它们在做游戏;找朋友;捉害虫……”
2、第一遍律动,自由表演。(播放《小蜻蜓》伴奏音乐)
“吴老师想看一看你扮演的这只小蜻蜓在干什么?”
音乐停后动作造型。
“你这只小蜻蜓在干什么?”
“我在捉虫;我在玩;我在休息……”
“真是一群能干的小蜻蜓。” “你们觉得刚才听到的音乐美吗?”
“美”
“是的,它很美。就像小蜻蜓飞呀飞,飞呀飞,太美了!”
3、第二遍律动,发现美的和与众不同的动作。 (继续播放《小蜻蜓》伴奏音乐)
“ 我们再来做做小蜻蜓,这么美美地来飞一飞。”
4、鼓励动作美的和动作与其他人不一样的同学,请他们做一做,大家学一学(随机送小蜻蜓胸饰)
5、第三遍律动,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创造思维。(继续播放《小蜻蜓》伴奏音乐)。(随机送小蜻蜓胸饰)
“我们这里肯定还有许多爱动脑筋的小蜻蜓,吴老师都来不及看,现在我要好好地再来找一找。”
6、引导
“咦,这么多聪明可爱的小蜻蜓,它们会在哪里飞呀?”
“池塘边;草地上;荷叶上;花的身上……”
“我这只小蜻蜓飞累了,哪棵小树愿意让我停一停,休息休息?” “小蜻蜓除了可以在小树上休息以外,还能在哪里休息呢?”
“ 小花;大树;荷叶……”
(学生随机演一演,教师随机去停一停)
7、第四遍律动,情境表演。
“现在你可以做一只快乐的小蜻蜓自由地飞翔,也可以找个空位,做做花儿,草儿,房屋,庄稼等等,让小蜻蜓到你身上来停一停,帮你捉捉虫。”
8、听录音范唱,了解歌曲内容。
“ 小蜻蜓帮庄稼们捉掉了虫子,庄稼可高兴了,都唱起歌来夸小蜻蜓。你们听听,庄稼夸小蜻蜓什么了?”
“夸它是益虫;夸它是捕蚊的小英雄……”
9、按节奏念歌词
“ 让我们也一起来夸夸小蜻蜓。”
10、听教师范唱
“ 小蜻蜓那么棒,真是一群讨人喜欢的精灵,老师也想来夸夸它们了。”
11、听琴声伴奏唱
“ 我们也试着用歌声来夸夸这群小精灵吧!”
12、听录音伴奏,再唱
“ 有些小蜻蜓偷懒了,还没捕到蚊子它就把翅膀放下来了。”(随机唱唱不连贯的第一句)
“勤劳的小蜻蜓可不是这样,它们会在捕到蚊子之后再把翅膀放下来休息。”(随机唱唱连贯的第一句)
“你们喜欢怎样的小蜻蜓呀?”
“勤劳的小蜻蜓。”
13、完整地边唱边表演
“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做做勤劳的,又会唱歌又会跳舞的小蜻蜓吧!”
三、欣赏、感受并表现乐曲《野蜂飞舞》1、导入
“ 小蜻蜓这群小精灵慢悠悠地飞着,特别温柔可亲,现在,又有一群精灵朋友朝我们飞来,你们听,它们是谁?”
2、初听一小段、反馈。
“ 苍蝇、蚊子、蝗蜂、蜜蜂……”
3、了解作曲家原本作曲的'意图。
“ 你们说的,想想都很有道理,的砍是像一群苍蝇、蝗蜂飞来的样子。可是,我们的作曲家当初在创作这首乐曲的时候,他是想表现一大群野蜜蜂飞舞的情景。”
4、继续听,感受野蜂形象。
“ 你们感觉到了吗?”
“嗯,感觉到了。”
5、讨论,感受野蜂飞舞的形象。
“ 小野蜂飞起来和小蜻蜓飞起来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小野蜂飞得快,小蜻蜓飞得慢;小野蜂飞起来像是很着急的样子,小蜻蜓不着急的……”
“ 是呀,小野蜂飞得那么快,那么急,成群结队地一会儿飞上,一会儿飞下,它们是要干什么去呀?”
“天要下雨了,它们去躲雨;它们肚子饿了,去找粮食;它们的一位朋友失踪了,它们去找朋友……”
6、用画线条的方式表现野蜂飞舞的路线。
①边听音乐边用手势表示
“ 用你的手指头先一画,小野蜂上下飞舞的路线。”
②边听音乐边在自己的教科书上画下
“ 除了刚才画的路线,还能想出另外的路线吗?”
“能”
“请大家打开课本42页,在课本上尽情地画一画。”
7、用身体动作表现野蜂飞舞
“ 现在,吴老师很想感受一下一大群野蜂着急地飞来飞去的样子是怎样的,你们愿意满足我吗?”
“愿意” (很高兴,兴奋地答应)
四、通过《野蜂飞舞》《小蜻蜓》两首乐曲速度、情绪的对比,进一步明确它们所表现的音乐形象的不同。1、再次看看、听听、唱唱、演演《小蜻蜓》。
“ 这群小野蜂精灵,飞起来那么快,那么猛,东窜西窜,真是有点吓人,再看看那群小蜻蜓精灵,觉得可爱多了,也更容易亲近了。”
2、听着音乐,飞离教室。
小蜻蜓们,外面有更多、更新鲜的事物在等着我们,想去看吗?
想
走,我们这就出发……
《小精灵》点评:《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从以往教学活动情况来看,学生没有养成好的聆听音乐的习惯,致使聆听音乐的能力不强。因此,设计者确定了“培养学生聆听音乐能力的实践与研究”作为研究课题,希望能通过一些努力,在这方面有所提高。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设计者正是要着力体现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形成聆听的好习惯,在专心聆听的同时,能与自己的身心合为一体,进行音乐的再创造。本教学设计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1、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
想让学生在音乐课中闻到音乐气息,感受到美的智熏陶,作为音乐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这是必不可少的。课堂上,我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多遍聆听、感受《小蜻蜓》。通过聆听从而喜欢这首歌曲。一个人的音乐爱好是在反复强化中形成的,对于他所喜欢的音乐,自然就会爱听、多听,在长期的重复中得到自我强化,从而形成音乐偏好特色。此外,还让学生听听教师亲切的范唱,希望能利用教师的歌声再次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自由地在美的音乐氛围里畅游。
2、培养专注聆听的习惯。
一年级的学生往往还没养成专注聆听的习惯,这可能与他们的注意力维持时间不久有关。因此,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变化与力度等。如:在通过律动感受《小蜻蜓》环节中,学生会出现边律动边聊天或动作不合节奏的现象,于是我就通过眼神、动作来提醒学生回到音乐中来听着音乐表演。又如:在初听《野蜂飞舞》环节中,我用了极简洁的语言和极夸张的表情,提示学生的速度、力度都发生了变化,帮助学生较快地聆听出这些变化,感受出两者的不同。
3、培养积极的创造意识
课堂上,教师应以一种民主的教学思想对待学生,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大胆地表达出自已独创的见解,促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在感受歌曲《小蜻蜓》环节中,我充分鼓励学生做做各种姿态的小蜻蜓,大大表扬动作美的与动作与众不同的学生。通过鼓励和引导,学生的律动姿态明显丰富了,也变美了。又如:在欣赏感受野蜂急促上下飞舞的形态时,我不急于出示乐曲的主人翁,而是请学生听着音乐自由感受。有些学生听了之后觉得是蝗蜂,蜜蜂、苍蝇、蚊子,对于这些见解,我都没有否定,反而表扬他们听得认真,爱动脑筋。到最后用动作、线条等多元化来表现野蜂飞舞的情景时,学生的创造力又一次得到了发挥,效果十分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