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教学设计15篇-k8凯发天生赢家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本页是小编帮助大家整理的15篇《生命生命》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内容导航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篇1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篇2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篇3《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篇4《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篇5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篇6《生命生命》教案设计 篇7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篇8《生命生命》教学设计方案 篇9生命生命的教学设计 篇10《生命生命》教案设计 篇11《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篇12《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篇13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篇14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篇15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重点难点】
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9课《生命生命》。(板书课题)
出示杏林子对生命感悟的一句名言,指名学生读,说说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说生命是一桩奇迹)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细细地品读课文。
【本课我以杏林子对生命感悟的一句名言导入新课,在师生交流对名言的理解和感悟中,以质疑的形式提出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即“为什么说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这也是本课的教学主线。】
二、研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回忆课文是由哪些事例来感悟生命的?
2.再读三个事例,看看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生命是桩奇迹?划下来。
3.交流:
(1)感受“飞蛾求生”:
关键句:“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说说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是从哪些词感受到的?
想想飞蛾此时心里在想什么?
一只飞蛾平均能活9天,为了这短短的9天,它在拼命挣扎着,无论怎样危险,无论是否成功,它都没有放弃。伸出手,想象你的手中就有一只极力鼓动双翅的飞蛾,体会它强烈的求生欲望,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句子。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何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真谛,唯有“读”是最好的方法。我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抓住关键词句来品味,体会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从而读出自己对生命的感悟。一切的读都是为了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入情入境,直接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
(2)体会“瓜苗生长”:
关键句:“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读句子,说说在你心中这是一粒怎样的瓜子?从哪儿体会到的?
读句子,让大家感受到这是一桩奇迹。
(3)感悟“倾听心跳”:
关键句1:“有一次,我用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读句子,思考:为什么作者说心跳给了她极大的震撼?
闭上眼睛,静听自己的心跳。(播放录音:心跳声)说说听了这鲜活的心跳,你有什么感受?
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这句话。
关键句2:“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糟蹋”是什么意思?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糟蹋生命的现象?
怎样才算好好地使用生命呢?
【在读书过程中我巧妙地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如听心跳声,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和对生命的独特感受,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谈谈如何好好地使用生命,把体验内化为行动。】
4.杏林子是怎样好好地使用自己的生命的呢?我们来认识认识她。
(出示杏林子照片)从照片看,你觉得杏林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出示杏林子资料)听老师介绍杏林子的生平,说说看杏林子创造出怎样的生命奇迹?
【新课标主张“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活用课程资源尤为重要。本节课我整合了课内外教学资源,在适当的地方加以运用。如:为学生激情讲述了杏林子的生平主要事迹,为深化文本,体会“生命是奇迹”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5.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说说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
6.你还知道哪些人也让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出了无限的价值?
三、再悟课题
1.再来看课题,你发现课题有什么特点?去掉一个行吗?为什么?
2.指导读课题。
【引导学生把整节课的收获和感受浓缩到课题这四个字中,通过朗读课题展示出来。学生理解不同,因此读得语气语调也不同,但都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情真意切才是最珍贵的。】
四、拓展
作者领悟到生命是飞蛾求生的挣扎,生命是瓜苗从砖缝中冒出的勇气,在你的眼中,生命还是什么呢?打开你的记忆,把五彩的生活放进来,以“生命是什么”为主题写一首小诗。
【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入、个性化的解读,我为学生提供了升华文本的空间,引导学生把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写成一首小诗,尽管语言稚嫩,却意味深长。
读书是学生对文本的吸收,对经验的构建,而写作则是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是学习的收获。以说名言开始学习活动,以写小诗结束学习活动,整个教学在诗一样的意境中进行。】
五、板书
生命生命
飞蛾求生
奇迹瓜苗生长珍惜光彩有力
倾听心跳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和重点
1、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注重质疑问难,切磋学问,砥砺思想,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好课文。
2、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过程
1、看导语,默读课文,画出各段“主题词”。如第一段中的“生之欲望”。
2、从把握各段主题词入手,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事例 思考
飞蛾:生之欲望 意义
香瓜子:生命力 价值
心跳:生命 珍视、奋斗
3、借助注释和词典,读一读,写一写。
骚扰小憩茁壮糟蹋庸碌辜负昂然挺立擎天撼地肃然起敬
4、朗读。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1)各自练读。
(2)点名朗读。
5、质疑问难。
6、问题设计与研讨。
研讨方式:四人合作,全班交流。
(1)三个事例为什么这样排列?为什么前两个事例举的都是小虫子、小瓜苗这样的小生命?
(2)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3)小瓜苗仅仅活了几天,说得上“擎天撼地的生命力”吗?
(4)三点思考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7、小结这次质疑与研讨的经验。
8、朗读练习。
9、语言运用:补成一句话。
(1)一只 不停地在 飞来旋去,骚扰着我。
(2)在 小憩。
(3)令我震惊。
(4)令我肃然起敬。
(5)昂然挺立 。
(6)足以擎天撼地。
(7)我可以 也可以 。
(8)庸碌一生。
(9)我应许 。
(10)遇福遇祸,或喜或忧。
10、作业。
见“研讨与练习”。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篇3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动弹、欲望、不屈、茁壮、听诊器、震撼、糟蹋、有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下来。
3、能找出课文中有很深含义的句子并能说出自己的体会;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自学生字新词。
2、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生命的格言以及热爱生命的故事。
第一课时
一、交流格言,揭示课题。
1、师生交流。
同学们,课前我们搜集了有关生命的格言,现在让我们先来交流交流吧。(自由交流)听了刚才的交流,你对“生命”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老师也搜集了两段有关生命的格言,想同大家一切分享,你们愿意听听吗?
(屏幕出示)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师生齐读。能读懂吗?这段话究竟怎样理解,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到9课中去寻找答案。
2、板书课题。齐读。质疑。
二、初读感知。
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1)我会读。(2)我会讲。(3)我要问。
2、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3、指名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课文写了几个事例?
4、交流,理清脉络。
(板书)飞蛾:挣扎求生
19、生命生命香瓜子:砖缝冒苗
我:静听自己的心跳
三、重点理解。
1、自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着重选择其中一段反复朗读,体会作者从每个事例想到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
2、小组合作学习。在自己的前后左右寻找一个与自己选择同一段的同学,交流各自的体会。
3、全班交流。
(1)作者分别从每个事例想到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
(板书)飞蛾:挣扎求生——求生欲望令我震惊
19、生命生命香瓜子:砖缝冒苗——不屈向上令我(敬佩)
我:静听自己的心跳——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给我震撼
(2)在刚才的学习中,你体会最深的句子有哪些?
a、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b、一切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第二课时
一、展示背诵。
选择二、三、四自然段中你体会最深、背得最流利、最有感情的部分,背诵给同桌听。
二、深入感悟。
1、作者由这三个事例引出的对生命的思考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2、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让我们来交流交流。
3、教师引导:
(1)第一句话中有一对反义词,你能找出来吗?在前边的事例中,“有限的生命”指什么?“无限的价值”指什么?从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命中体现的“无限的价值”指什么?
(2)怎样才算活得“光彩有力”?结合你搜集的资料说说你觉得哪些人活得光彩有力?哪些人的生命是白白流失的?
(3)连起来说说,这段话怎样理解。
4、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最后一自然段。
三、回题解疑。
细细品味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现在让我们再来读读课题,你会带着怎样的语气读?(赞叹、回味、留念、……)作者在课题中重复两遍生命,你体会到什么?(强调感情)
四、拓展阅读。
在这篇课文的学习即将结束的时候,老师向大家推荐我搜集的第二则格言。
(屏幕出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
读一读,说说你的理解。
五、作业设计:
1、练笔:把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写下来。
2、课外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了解奥斯特洛夫斯基,做一做笔记。
六、板书设计:
飞蛾:挣扎求生——求生欲望令我震惊
19、生命 生命 香瓜子:砖缝冒苗——不屈向上令我(敬佩)
我:静听自己的心跳——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给我震撼
有限的生命 无限的价值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篇4
一、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生命的真谛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义务教育课标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就以“生命”这一专题分别从“谁都有生活的权利”“用爱心证明生命的意义”“用勇气面对生活中艰难险阻”等主题反映对生命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悟。《生命生命》是第三篇课文,作者是中国台湾作家杏林子。课文开头首先提出一个问题:生命是什么?接下来的内容却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而是从“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等几件小事的描述与感悟中,表达了作者“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让我们体会到生命是那么短暂、脆弱、有限,但是,我们却能从中感受一种坚持、顽强、力量,作者号召每个人要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这篇课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是一篇抒写感悟人生的好文章。
本单元主要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二是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词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理解语言的能力,并在教师的引导下,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本课层次较清晰,主要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在理解含义深刻的句词之上,培养语感和积累语言。
由于学生已具备初步的阅读能力,文章表达也较直白,学习中,学生对文章大意和词语的理解不是难点,难点在于对“生命”的话题,学生思考少,理解薄,感悟浅,更难于理解一个身体残疾的人对生命的态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运用联系生活实际、换位体验,补充文本空白,引导情感朗读,理解重点词语等多种方式,架起学生与作者,与文本沟通的桥梁,使学生能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内心世界……对生命的理解意不在深,更重要的是在四年级学生幼小的心中种下一棵正确的对待生命的种子,让孩子们能够永远追逐阳光,绽放最美的生命之花。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扰、诊”等5个生字,会写“扰、欲”等8个生字。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沉稳、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听诊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体会作者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思考的句子,懂得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四、教学难点:理解三个事件蕴含的道理,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五、教学准备:课件(词句、图片、资料)、纸条、黑笔
六、教学时间:二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认识“扰、诊”等5个生字,会写“扰、欲”等8个生字。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沉稳、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听诊器”等词语。利用查字典等方法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熟读课文,概括小标题。初步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二、教学重点:熟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概括标题。
三、教学难点:初步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四、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了解作者,初步感受主题。
1、简单了解作者。
2、初步谈自己对生命的认识。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
1、自主学习:轻声读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全班交流: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评价。
(三)认读生字,提示易读错写错的字词。
1、易读错音:不能动弹(tán) 糟蹋(tà) 听诊器(zh?n) 震撼(hàn)
2、易写错字: 骚扰 欲望 震撼 糟蹋
3、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沉稳、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听诊器
(四)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写了几个事例,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1)飞蛾求生
(2)瓜苗生长
(3)“我”听心跳
2、概括主要内容。
(五)熟读课文,想一想生命是什么?
(六)总结: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作者从三件事中具体感悟着生命的内涵。下节课,我们就深入交流。
(七)作业:1、找作者的相关资料。2、熟读课文。3、复习生字新词。
板书设计:
19、生命 生命
飞蛾求生 瓜苗生长 “我”听心跳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句段。
2、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体会作者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初步了解作者的表达方法。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三、教学难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教学过程:
(一)整体入手,思考生命。
1、作者资料引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出示杏林子两段话,感受她对待生命态度的变化。
2、提出问题,了解内容:
提出本课学习的问题:是什么改变了他对待生命的态度?让我们走进《生命生命》
这篇文章。浏览课文,想想这篇文章写了哪几件事例?
(二)深入学文,感受生命。
1、“教学”第二自然段。
(1)自学画批。
绝望中的杏林子看到怎样的生命?请你默读第二自然段,想想飞蛾是怎样求生的,画出重点词语。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2)反馈交流。
①抓重点词语,感悟飞蛾极力求生的表现。
“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展开想象理解挣扎、鼓动、跃动等词语,体会句子表达,指导朗读。
②凸现环境描写,体会飞蛾对生命的珍爱。
飞蛾在什么处境下还如此珍爱自己的生命呢?读语句,近义词选择。
(困境、逆境、险境、绝境)
③体现个性阅读,总结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如果老师想请男生、女生和我来读这部分,你想怎么安排。说说你的理由?
④抓表达规律,积累语句,指导背诵。
(3)总结、过渡。
2、放学”第三自然段。
(1)发现规律,自主学习。
请你自学小瓜苗这部分内容,你觉得瓜苗部分同飞蛾部分作者在描写上有什么相同之处?你感受到瓜苗有着怎样的生命?
(2)深入体会,提升感悟。
①体会环境恶劣。
②读出顽强表现。
③抓表达体会作者情感。
重点抓“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部分:
层层剥笋,初步感悟句意:
它只活了几天。你体会到了什么?
它仅仅只活了几天。你体会到了什么?
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教师引读,突破理解难点:
即使它的生命只有7天,它会……即使它的生命只有5天,它要……即使它的生命只有2天,它也一定能……
此时此刻,我们再看,加上了“即使”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④师生共读,积累语句。
(3)小结过渡:
3、“导学”第四自然段。
(1)走入杏林子内心世界。
(2)体会其对待生命的态度。
(3)小结过渡:正是出于这样的思考,杏林子深情地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4、“研学”第五自然段。
自读最后一自然段。重点研究体会有限的生命、无限的价值的含义。
联系上文研究。
联系资料研究。
朗读提升感悟。
积累背诵。
(三)回归整体,理解生命。
1、回顾全文写法
2、动笔写下感受
(四)感情升华,回味生命。
1、带着理解读题目。
2、作业布置:背诵课文。有条件的同学,阅读杏林子的《生之歌》这本书。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篇5
一、展示背诵
选择二、三、四自然段中你体会最深、背得最流利、最有感情的部分,背诵给同桌听。
二、深入感悟
1、作者由这三个事例引出的对生命的思考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2、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让我们来交流交流。
3、教师引导:
⑴ 第一句话中有一对反义词,你能找出来吗?在前边的事例中,“有限的生命”指什么?“无限的价值”指什么?从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命中体现的“无限的价值”指什么?
⑵ 怎样才算活得“光彩有力”?结合你搜集的资料说说你觉得哪些人活得光彩有力?哪些人的生命是白白流失的?
⑶ 连起来说说,这段话怎样理解。
4、有感情地朗读交背诵最后一自然段。
三、回题解疑
细细品味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现在让我们再来读读课题,你会带着怎样的语气读?(赞叹、回味、留念……)作者在课题中重复两遍生命,你体会到什么?(强调感情)
四、拓展阅读
(屏幕出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奥斯特洛夫斯基
读一读,说说你的理解。
五、作业设计
1、练笔:
把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写下来。
2、课外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了解奥斯特洛夫斯基,做一做笔记。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篇6
学习目标:
1、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2、在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本文的思想内涵。
教育目标:
教育学生珍视自己的生命,学会对生命负责,正确地面对人生的磨难。
学习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设计:
课文导入 :
讲述故事《人梯》导入 新课,同学们,这对父母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将生的希望留给自己的孩子,这的确体现了母父爱的伟大,但是,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侧面感受到当人们面临死亡的侵袭的时候那种对于生的渴望。让我们对生命的伟大再一次肃然起敬起来。今天,让我们来学习一篇名为《生命 生命》的文章,来感悟一下作者对生命的另一番感悟。
整体感知:
1、借助注释和词典,读一读,写一写
骚扰 小憩 茁壮 糟蹋 庸碌 辜负 昂然挺立 擎天撼地 肃然起敬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点名读和齐读相结合。
1、 从把握各段主题词入手,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事例 思考 思想感情
飞蛾:生之欲望 意义 震惊
香瓜子:生命力 价值 肃然起敬
心跳:生命 真实、奋斗 震撼
探讨研究:
1、三个事例为什么这样排列?为什么前两个事例举的都是小虫子、小瓜苗这样的小生命?
2、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2、 小瓜苗仅仅活了几天,说得上“擎天撼地的生命力”吗?
3、 三点思考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拓展延伸:
请你列举生活中热爱生命的例子。
你喜欢闻文本中的哪些文字?请你找出来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课后记:应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意,看看三个事例分别侧重哪一个方面,三点思考分别提出了哪三个要求,这样学生才能比较细致的研究课文。
《生命生命》教案设计 篇7
【设计思想】
1、关注人的终生发展,全面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紧密联系学生生活,遵循从生活到文本再到生活的规律。探索抒情散文“情感体验──学法实践──联想延伸──表达交流”的教学程序。因为,个体的生命体验与作者思想情感的契合是阅读的前提,方法的掌握是阅读的钥匙,联想延伸是阅读的丰富,表达交流是阅读的升华。
2、以强化生命意识,掌握学习方法,积累训练语言为教学目标。
【课堂实录】
一、情感体验
1、导语激发:
师:看见眼前的一片橄榄绿(同学们着迷彩服),看着同学们阳光的容颜,羡慕之情油然而生。可今天,我想问的是:当我们年少的时候,可曾想到过衰老当我们健康的时候,可曾想到过疾病,当我们顺利的时候,可曾想到过挫折,我们能够坦然地享受幸福,我们能不能勇敢地承受痛苦现在,让我们来听一听从一个饱受病痛折磨的柔弱的身躯里发出的对生命的呼喊!(展示课题)
2、范读感染:
(教师在《命运交响曲》伴奏下范读)
3、讨论明确:
师:你从文中听到了作者对生命的……
生:我听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
生:我听到了作者对生命的钦佩。
生:我从中听出了作者对生命的珍爱。
生:我听出了对生命的强烈呼喊。
师:是的,我们仿佛听到了柔弱的身躯里心脏有力的搏动声对生命的热爱,珍视与景仰是那样强烈。下面,让我们带着这样一种情感齐读课文。
4、朗读体验:
(《命运交响曲》伴奏)
师:饱含情感的朗读告诉我,作者的思想已在你们的心灵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那么,怎样迅速地把握文章的主要信息呢?今天,我们学习两种阅读方法:一是抓标题;二是抓关键词。
二、学法实践
1、抓标题:
师:眼睛是心灵的──(生:窗户),而标题则是文章的眼睛。本文的标题应怎样朗读?
生:语气要逐渐加强。
生:我们应该读出尊敬,惊讶和赞叹的语气。
师:说得真对!我们再齐读一遍。(生齐读)
师:我这样读行不行?(读得有气无力,音调逐渐降低)
生:(齐)不──行。
师:为什么?
生:不能表现作者的情感。
生:不能突出作者对生命的珍爱。
师:对,标题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这种生命意识。
2、抓关键词:
师:领会了标题的作用,我们接着理解课文。请大家从叙述对象,目的和作者的情感三个方面找出前三段的关键词,先独立阅读,再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我们小组一致认为:第一段的关键词有“挣扎”,“生之欲望”,“震惊”。
师:那么,本段叙述的对象是什么呢?
生:飞蛾。
师:“挣扎”这个词表现了什么?
生:生之欲望。
(展示第一段关键词:飞蛾 生之欲望 震惊)
师:谁说第二段。
生:香瓜子、冲破、擎天撼地的生命力、肃然起敬。
师:注意到了“冲破”,“擎天撼地”这两个具体表现生命力之强的词语。不错。
(展示关键词:香瓜子 生命力 肃然起敬)
师:第三段写自己的心跳,强调的是什么?
生:强调的是“这就是我的生命”
师:是自己的,而不是──(生:别人的),是充满活力的,而不是──(生:衰弱的,衰老无力的),是珍贵的,独一无二的,而不是──(生:相同的,相似的,可以任意浪费的)。
师:对,这是一种强烈的个体生命的意识。我们把这一句再读一遍。(生读,教师再范读:这──就是我──的生命,生再齐读)
师:既然生命如此可贵,作者由此产生了怎样的感悟,找出关键词。
生:负责、发挥、价值、光彩有力、掌握、奋斗。
师:请找出三个最关键和有代表性的。
生:负责、价值、奋斗(展示:心跳、我的生命、负责、价值、奋斗)
师:最后,请你综合这些关键词,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题或自己的收获。
生:生命是短暂的,但如果我们好好利用,我们的生命将会是有价值的。
生:我从文中感悟到作者对生命的向往与追求。
生:我感悟到作者对生命的渴望与追求。
师:说对生命的向往与渴望是否妥当 接着说。
生:作者对生命有强烈的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生:我认为作者是想我们每个人都珍视自己的生命,坚强勇敢,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价值;让人生更有意义,让有限的生命绽放出耀眼的光彩。
师:说得太精彩了!让我们带着对生命虔诚的敬仰和无比的珍爱齐读后面三段。(生齐读)
三、联想延伸
1、联想自然:
师:当我们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它一定会触动我们的生活积累,由飞蛾,香瓜子我们联想到了什么?
生:蜻蜓被捉住时翅膀拼命的抖动。
生:鱼被抓住时尾巴死命摇摆。
师:说得好,那植物呢?
生:梅花在严寒之际独自开放,小鹿面对狮子老虎的捕捉竭力反抗。
生:仙人掌,它在沙漠中坚强不屈地生长。
生:仙人掌不怕炎热的太阳炙烤,忍受着狂风暴雨的侵袭,它是多么坚强啊!
生: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师:请大家看几张图片。选择一幅给它命名。
生:岩缝中的生命。
生:生机勃勃的草地。
师:这个仙人掌像什么?
生:像……
师:像一把……
生:利剑。
师:对,一把刺向青天的利剑。
2、联想人物:
师:那么,我们我们从杏林子的故事又能联想到哪些人呢?
生:张海迪小时候患了一种不治之症,自胸部以下全部瘫痪,但她仍然坚持学习,尽管她必须通过镜子来反映书的内容。到最后靠自学获得了大学文凭,并且成了著名的女作家。
生:司马迁他虽然受到了残酷的宫刑,但他仍然坚持写下了千古名篇──《史记》。
生:老舍虽然双腿残废,但他给我们带来许多佳作。
师:有哪些?
生:有《养花》,还有《我家的猫》,《茶馆》……
师:还有《骆驼祥子》。
生:霍金,他是一位伟大的生命追求者,虽然他有患疾病,只能活短短的几年,但对生命的追求,对生命的渴望使他一次又一次地站起来。最后,死亡的魔鬼才远离他,崭新的未来才回归。他的生命将永远闪烁辉煌。
师:有文采,还能给予评价。
生:请允许我讲一个故事:有一个地方举行游泳比赛,三个残疾人来参加。第一个人双手残废了,问他:“你怎么游泳”他说“我用双脚游泳。”第二个人双脚残废了,问他:“你怎么游泳”他说:“我用双手游泳。”第三个人他全身残废,问他:“你怎么游泳”他说:“我用双耳游泳。”虽然他们残废了,但心里却健在。
师:请用掌声感谢她让我们分享这个故事。雅典残奥会正在进行,这些身残志坚的英雄,确实让我们景仰!
生:奥斯特洛夫斯基虽然身受病痛折磨,还是以坚强的毅力写了一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师:这是一部感动了,影响了中国一代乃至几代人的作品,前面说到的张海迪就是中国的保尔。让我们看屏幕上的这几幅画。这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张海迪。这是谁(生:贝多芬)一个耳朵聋了的天才音乐家,一个用双手扼住命运咽喉的人!我们前面放的就是他的《命运交响曲》。《如果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谁?
生:海伦·凯勒,他们都是勇于向命运挑战的人。
师:那么,他们有什么名言让我们学习呢?
3、联想名言:
生: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师:积累得不错,我们一起读一遍。(生齐读屏幕上展示的这段文字)接着说。
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生:生命的用途并不在于长短,而在乎我们怎样利用它。许多人活的日子并不多,却活了很久──蒙田。
生:罗曼·罗兰曾说过:“对生命的爱是第一美德。”
四、表达交流
师:聆听这些名言,我们常常豁然开朗,如沐春风。请我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生命的态度。首先,在“生命”这个词前填一个动词,看谁填得多。
生:向往生命、追求生命、渴望生命、热爱生命、呼喊生命。
生:体会生命、珍视生命、品味生命、领悟生命。
师:“品味”不错。
生:燃烧生命、追求生命、感悟生命。
师:“燃烧”真好。发挥出全部的生命潜能。第二,仿写句子:生命是火,我要让它尽情燃烧!
生:生命是太阳,带给我们每个人温暖。
生:生命是一壶淡淡的清茶,需要我们细细去品味。
师:挺深刻的。
生:生命是花,我不能让它枯萎;生命是小苗,我要使它茁壮成长。
生:人的生命是洪水,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师:哪个同学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生:……
师:你自己呢?(生:……)我想,这句话是说,人的生命只有在和困难与挫折的搏斗中才能更加美丽与辉煌。还有吗?
生:生命是云,我要让它多姿多彩。
生:生命是光,我要让它永远照耀着我们。
生:生命是歌声,我要让它婉转而流畅;生命是彩虹,我要让它释放出无穷的美丽。
生:坚强不屈的生命就像成功道路上浓雾中的一盏灯,它陪伴你走向事业的成功。
师:同学们的发言真精彩。既表现了我们积极的生命意识,又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一定的文采。第三题:请用几组两两相对的词语写一段话,表达对生命的感悟,课外做。最后,祝愿同学们的生命比中秋的月亮更辉煌,更圆满!
【课后反思】
阅读的过程实际上是一次生命洗礼的过程。学生在思考,聆听,体验,品读,归纳,联想,表达的过程中经历了一次次灵魂的撞击与升华,完成了一次情感的交融,心灵的对话和对崇高人格的拜访。而资料的收集,语言的积累,方法的训练,灵感的闪耀都统一于学生主体生命价值的展现中。文本的思想与新的教学理念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应该不算巧合。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篇8
【教学设想】
本文作者强烈地呼唤“生命 生命”,表达自己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愿每个人珍惜生命,坚强勇敢,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教学的思路拟为比读式思路。教学结构为三部分:第一步学习课文,第二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生命宣言,第三步比较阅读沃森的《生命 生命》。
【教学过程】
一、用圈读法读课文
要求认读下列词语、了解其词义:
骚扰 小憩 茁壮 糟蹋 庸碌 辜负 昂然挺立 擎天撼地 肃然起敬
二、再读课文,用抓关键词的方式朗读课文前三段。然后交流关键词
生之欲望──生命力──生命
三、分段齐读前三段(第三段只读前一部分)
探讨:每个事例的写的是关于生命的哪一方面。
1、事例一: 小飞蛾在生命面临着严重威胁下极力挣扎──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是值得珍视的。(请举例。)
2、事例二: 香瓜子在不具备生长的条件(砖缝里,没有阳光,没有泥土。)还要冲破坚硬的外壳萌芽成一截瓜苗──生命的诞生,生命力是强大的。
3、事例三: 我静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意识,生命是应当严肃对待的。
四、分段齐读后三段(第三段的后一部分)
探讨:作者分别发表了哪些生命的宣言。
1、思考一: “可以……也可以……,可以……也可以……”说明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2、思考二: 怎样对待短暂的生命,怎样对待生老病死,正确的态度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
3、思考三: 将目标与信念付诸行动。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以顽强的意志去战胜各种困难。
4 、请访照作者的宣言发表我们的生命宣言。
五、比读课本后附沃森的《生命 生命》
自由阅读。
活动:沃森的文章写的是什么事情?(沃森的文章则是细致地描写受伤的蜜蜂怎样极力挣扎。)这两篇文章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六、学会提问
1、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下列问题,请同学们回答:
⑴ 说小瓜苗“茁壮成长,昂然挺立”,又说“它仅仅活了几天”,是不是矛盾?
明确:小瓜苗的生长原先依靠香瓜子本身的养分,确实茁壮成长,昂然挺立,但是,它生长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一旦香瓜子本身的养分消耗尽了,就没有新的养分可以吸收,活了几天就夭折了。
⑵ 三个事例为什么这样排列?为什么前面举的是小虫子、小瓜苗这样的生命?
⑶ 小瓜苗仅仅活了几天,称得上“擎天撼地的生命力”吗?
2、同学们,你们能从课文中发现问题吗?也提出来考一考我们大家。
七、积累生命的警句
(老师赠送)
1、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杏林子
2、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入大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中一分子。不是每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
──冰心
3、每天我都想放弃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来,精心地、像看护一小簇火焰一样,让它燃烧,生怕它熄灭……
──张海迪
4、认识了生命的全部意义的人,才不会随便死去,哪怕只有一点机会,就不能放弃生活。
──海涅
八、小作文设计
(代日记)
1、本文第一段写的是小飞蛾在面临生存的严重威胁时,仍然有着强烈的求生欲望。第二段写的是小瓜苗在完全不可存活的环境里倔强地发芽生长,直至生命的能量耗尽,可以看出生命力的无比顽强。第三段写到自己,自己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律动。那么,你们是否认真观察过自然界的动植物,是否从他们身上发现了生命力的顽强、发现了强烈的求生欲望、是否发现了它们对生命的珍视?或者,当你自己某一时刻对自己的生命的存在有了强烈的感受。请你以“发现生命”为话题写一篇小短文,力求表现生命的意识,有自己的观察与体验,有自己独到的思考。
2、写句练习:
(纳入课堂作业中)
可以……,也可以……;可以……,也可以……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方案 篇9
经过两星期的准备,我上了《生命生命》一课。课后得到了几位老师的肯定,尤其是能得到马老师的肯定,让我激动不已。但静下心来对这节课进行反思,发现了自己的差距还相当巨大。
一、教学设计环节合理、思路清晰,但课堂呈现还欠火候。虽然课前备课较完善,但在课堂上却没能完全发挥出来。不足主要表现在教师语言不流畅,意思表达不准确;没能完全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与学生的交流不够充分。
二、对学生的情绪调动不够,学生发言仍不够积极,课堂效果与预期效果还有较大差距。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发言的状况就不够理想,这节课准备得较为充分,问题的设计经过了较为精心地考虑,但还是没能调动起大多数学生的发言积极性。原因可能不仅仅是课堂教学造成的,但课堂上对学生的情绪调动考虑确实不够,这方面的经验也不多,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多学习、多钻研、多实践。
三、对课文的解读到位,但朗读的指导还很不到位。本课主题深邃,在老师对文本解读的基础上,能够引导学生对课文内涵有所感悟,但在读者一环节上做得还很不够。原因主要是老师朗读的基本功不够,朗读指导的教学经验不足,今后要在这方面多下些功夫。
四、教师语言功底不够,缺乏激情。更为严重的是,至今我还没搞清具体怎样才能有效提高这方面的能力,也不知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
五、对学生的发言缺乏及时地评价,没能及时洞察学生的闪光点。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这方面的问题并不严重,但这堂课这方面做得不够好,主要原因是课前没有做这方面的准备,教学时注意力没能完全放在学生身上所致。今后教学准备是还应要更完善,教学中要注意这方面的锻炼。
六、心理素质不过关,有待历练。
总之,此次“课堂教学达标活动”使我收获很多,我的课堂教学终于踏上了正确发展的轨道。我深知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会更加虚心的学习,积极锻炼自己,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生命生命的教学设计 篇10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凭借课文语言材料,让学生感受到羚羊团结合作、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伟大的献身精神。
3、关注学生体验交流中新生成的资源,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环保,正确的价值取向等人文素养。
二、教法学法
1、教法:顺学生思路,组织读书交流。
2、学法:自读自悟,交流提高。
三、教学过程
一、回顾学法,以利自学。
1、继续学习18课“生命的壮歌”。这节课学习这课的第二个故事“生命桥”。
2、这课的第一个故事“蚁国英雄”,我们是怎么学的?
①先读课文,把生字读准,难读的句子读通顺。
②反复读自己感动的地方,说感动的原因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的感动表现出来。
3、下面我们就用前面的读书方法来读“生命桥”这个故事。
二、利用学法,自读自悟。
(一)通读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读,自学生词,读通语句。
2、检查。
①出示:狩猎 下坠 山涧 桥墩 猛蹬一下 目瞪口呆
②出示: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
(二)精读课文,读出感受。
现在我们进行读书学习的第二步,把自己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待会儿汇报、交流。
1、学生自读,教师随机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2、汇报交流。(顺学生思路进行教学)
估计学生可能有以下一些汇报交流。
①第一节的第4句。“年轻羚羊后退了几步,突然奔跑着向悬崖对面跳过去,随即老羚羊紧跟后面也飞跃出去,只是老羚羊跃起的高度要低一些。”
让学生通过朗读谈感受弄清老羚羊跃起的高度低一些是老羚羊心甘情愿的而并不是其他原因,同时交流读书学习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读书思考。
②文章第二自然段。
映示第二片段内容。
a、先说说为什么感动,再读一读。
b、评读,重点评一评读的好的地方。引导学生体会“猛蹬一下…”年轻羚羊和老羚羊各自的后果。
(动画演示)再现奇迹: 年轻羚羊在空中向下坠,一刹那间它就要坠入山涧摔得粉身碎骨,这时老羚羊飞跃到年轻翔羊的蹄下,用自己的脊背支撑年轻羚羊作第二次跳跃。年轻羚羊得救了,老羚羊却永远停止了呼吸,它把生的希望让给了________、把死亡留给了______,这是多么伟大而神圣的壮举啊,请同学们再读读这段话。
c、学生试读。
d、指名读后齐读。
③第三自然段。
“一队队羚羊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
(动画演示):体会平静中的伟大。
读读议议,教师也可讲讲自己的感受。
“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
a、指3人连读这句话。
b、教师作简笔画并激情讲述。
这是一座悬崖,这是悬崖的对面,年轻的羚羊快速向对面飞跃,可是它只能飞跃到这里,眼看就要摔下山涧,此刻老羚羊纵身一跃,飞跃到年轻羚羊的蹄下,年轻羚羊在老羚羊背上猛蹬一下,第二次飞跃,轻巧地落在对面的悬崖上,而老羚羊坠入山涧,摔得粉身碎骨。顿时——(学生接读)
c、这已不是一道道弧线,它是——(学生接读)
d、读题:生命桥。
e、透过这座生命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师:谁先飞过山涧谁就有了第二次生命的机会,谁落在后面就可能遭到猎人的枪杀,在这生命存亡的关键时刻,这群羚羊决不争先恐后,一个接一个有秩序地飞跃山涧,以一个个老羚羊的死亡换来一个个年轻羚羊的生命,这简直是一首——生命的壮歌(读题)。
三、由此及彼,升华认识。
这个故事读完了,你想到了些什么呢?
小练笔:
选一个话题写一写:
我是老羚羊,我会说:
我是年轻羚羊,我会说:
我是猎人,我会说:
我想对(老羚羊、年轻羚羊、猎人伯伯)说:
音乐“爱的奉献”
四、分层作业,拓展阅读。
背背有关看待生与死的名言。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壮烈地死,苟且的生。贪生怕死,何如重死轻生。—— 周恩来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 臧克家
阅读《斑羚飞渡》,有感想的地方写上批注。
教后反思:
课堂是学生练习、纠错、发展的主渠道。把课文读通,整体感知课文大概,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基础。教师的随机了解既是与学生合作交流,又是帮助辅导,更是获取学生学习的信息,以便更好地驾驭课堂。
教学中,我始终抓住“课文哪些情景令人感动,它为什么令人感动?”这一问题,引领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找出文章的重点语段,让他们在各自的阅读中思考、感悟、交流感受,并从语文课程的特点出发,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从语言文字中受到了熏陶感染;多媒体课件展现课文二、三自然段所描述的那一幕幕感人情景,又一次引领学生走进那悲壮的场面,进入那让人荡气回肠的境界,通过学生进入情境的想象,受到情感的熏陶,心灵的震撼,从而丰富个人的生命体验。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并要求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结尾我把学语文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关注课堂中生成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感受人类文化的无穷魅力。)
《生命生命》教案设计 篇11
下面是课文《生命生命》教学反思,欢迎参考!
今年学校围绕“有效教学”举行了课堂展示活动,我执教的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第19课《生命生命》一课。这篇课文含义非常深刻,短小精悍,从飞蛾求生、瓜苗破土、静听心跳三件小事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生命是什么?这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似乎过于深奥。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如何让学生对“生命”有自主地、个性的感悟,是我这节课想要努力实现的目标。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课前先让学生交流知道的珍惜生命的名言,让学生对生命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课始,由课题入手,让学生关注生命,再品读词句,感受生命然后通过资料的交流,情感升华,最后回归课题,感悟生命。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品词析句,读出自己的感受,引发孩子们对生命的感悟。下面就上课情况谈几点体会。
一、抓住关键词,品读生命
文章中的三个事例非常清楚,并都采用先叙事后谈感受的模式来记叙,于是我就让学生通过读,用心去发现、去体会。学习第一个事例时,教师导学这一部分内容,让学生找出令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进行批注,学习这种阅读方法,再通过找关键词语的方法,抓住“挣扎、极力、鼓动、跃动” 等词语和三个“!”,一遍遍转换角色的朗读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入情入境,直接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体会飞蛾那种强烈的求生欲望。第二个事例,让学生运用学习第一个事例的阅读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再在班级里交流,抓住“冲破、不屈向上、茁壮生长”等词语,体会瓜苗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而且又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升华朗读课题中,切身体会到“生命”这一沉重话题的意义。
二、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感悟生命。
学习这篇文章最重要的是把对生命的感悟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加深学生的生命的理解。在感悟第三个事例时,让学生切身体验自己的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用认真、郑重、自豪地告诉大家“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引出了这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也给了杏林子以启示——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并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飞蛾是怎样好好使用生命的?香瓜子又是怎样好好使用生命的?从对杏林子的介绍中让学生体会到杏林子是怎样好好使用生命的。联系实际生活举个例子来说说怎样做是在白白地糟蹋生命?在对待生命的态度上,杏林子的决定就是必须对自己——负责。这一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的阅读方法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在学习第五自然段的时候,让学生运用这些方法来感悟“如何让自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学生列举了雷锋、保尔、革命先烈等人物。通过简单了解人物的事迹,加强情感体验,从而理解了本课的重点句,突破难点。
这一堂课虽然上的不是很成功,但我觉得自己在很多地方有了进步,也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表现为:
1.因局限于备课时的框架,为了让某些问题的探讨更深入些,在感悟第一个事例中占用时间比较长,以致课堂密度较大,从而导致后面的内容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对词句的品读不够深入和到位,有点蜻蜓点水的感觉。
2.文中的一个亮点,让学生书写生命感言,由于时间的问题,没有落实在课堂上,没有达到检验学生对生命理解的程度。这是一个最大的遗憾。
3.教师的语言还不够简练,评价还应再多样些。
4.教师缺少教学经验,教学机智也不够丰富。
这节课让我再次感受到老师的教学设计要学会取舍,不要面面俱到,要真正为学生的学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懂得要珍爱生命,要有顽强的生命力,要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
深刻理解文中的三个事例以及作者对此展开的思考。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课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引入
师:亲爱的同学们,很高兴能和大家共同度过今天的最后一节课,并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19课《生命 生命》这篇课文。告诉我,你们是不是最棒的?能不能表现好?——
二、初步感受生命的存在,激发生命意识
师:来,回忆上节课我们学过的内容,说说,作者从哪三个事例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根据回答板书:求生的飞蛾 生长的瓜苗 律动的心跳)
师:(指板书)看来,在这三个事例中,生命就是那——
生:求生的飞蛾
师:生命是那——
生:生长的瓜苗
师:生命还是那——
生:沉稳有规律的心跳。
师:这样说来 “生命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解决啦?
生:沉默,面露疑惑。
师:记得有一个大作家说过,生命绝不仅仅只是活着,那生命还是什么呢?我们再读书,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新的理解。(生读文)
1、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事例,运用如下方法自学:
(1)找一找 找出你认为最重要的词句
(2)读一读 在读中思考
(3)议一议 把自己的体会交流一下
(4)品一品 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2、开展合作交流,共同学习。
三、深入感悟生命本质,生发生命意义的思考
(一)聆听心脏的跳动,感受生命
师:亲爱的同学们,请把你们的眼睛闭上,把手放在胸口感受一下自己的心跳!(播放心跳的声音)教师旁白:今年你10岁了,这样的心跳在你胸膛里跳动了10年,你曾经注意过它的存在吗?你又曾经注意过多久?现在,感受着你心脏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句子,最有感受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生1: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随机课件出示)
师:你想带着怎样的心情把这句话告诉大家?(高兴、自豪、激动……)
师:那就带着这种心情一起读读这句话。(齐读)
师: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1:我认为每个人的生命都非常重要。
师:作者是个残疾人,但“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说明——
生:作者的心脏跟我们大家、跟健康人是一样的。
师:这可是托起了作者生命的希望啊!我知道你一定为作者感到高兴是吗?这也让作者感到——
生:震撼!
师:让我们再读一读这一句,读出作者的震撼。(全班读句子)
师:还有读别的句子的吗?
生2:“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随机课件出示)
师:来,读一读,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字眼强调出来,(课件描红:好好地使用 白白地糟蹋)再读一读这句话。(生读)
师:为什么要画出这几个字?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生3:因为作者告诉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生命,不能白白地糟蹋生命。
师:“糟蹋”是什么意思?怎样的生活方式是白白地糟蹋生命?
生4:不珍惜生命,不做有意义的事。比如有的同学沉迷于网络。
生5:浪费时间。
师:我知道,这些同学选这个句子是要提醒自己也提醒同学们—
生:好好使用自己的生命。
师:杏林子说一切全由自己自己决定,你想她做了什么决定?
生:好好使用自己的生命。
师:(板:好好使用)怎样的生活方式才是好好地使用生命?
(生说……
师:亲爱的同学们,生命是属于咱们自己的,所以,快不快乐谁来决定?成不成功谁来决定?——对,一切全由自己决定!因此,我们要——好好地使用生命。
师:说着说着,对于这两句话(多媒体出示:我可以……负责)你一定会有更深的体会,一定会读得更好。谁愿意读?(3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读着读着,这两句话就读到咱们心里去了,让我们一起记住它吧!(全班背诵。)
(二)走近飞蛾,体会飞蛾求生之欲望
师:仅仅是我们人类才懂得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才懂得好好使用生命吗?不是的,我们来看一看求生的飞蛾。自由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把你最喜欢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跟你的同桌议一议。
师:看同学们都读得有滋有味,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句子,最有感受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生:“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师:(屏幕出示画面)
师:同学们,你看,在人的手里,这只飞蛾实在是——
生:太渺小了。
师:反过来,在飞蛾眼里,人的这两个手指太——
生:可怕,强大。
师:作者说:“只要我的手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此时此刻,如果飞蛾会说话,它会喊些什么?
生2:快放开我!(语气平淡)
师:这么轻松?它可是危在旦夕啊!你再试一试。
生2:快放开我!(有进步)
生3:快把我放了吧!
师:你们真的听到飞蛾的说话声音了?
生:没听到。
师:那你们怎么知道它心里的想法?
生:从飞蛾的动作看出来的。
师:了不起,读书都读到飞蛾心里去了。谁来读这句话,注意把写飞蛾动作的动词读好?
师:同学们,飞蛾拼尽全力想要求生,可是你们知道一只飞蛾的寿命有多长吗?飞蛾的平均寿命只有9天,只有9天那!可它却为了这短暂的9天,在你的手中挣扎着,极力鼓动着双翅,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甚至会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小小的飞蛾为什么要如此挣扎呢?
生:为了活下去。
(5)师: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让作者感到捏在自己手中的不是一只小小的飞蛾,而是一个不屈的——(生答):生命
师:是的,作者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同时也明白了:即使再脆弱的生命,也要好好珍惜啊!(板书:珍惜)有了这样的理解,我们再读一读这段话。
师:作者震惊了,于是忍不住放了它。谁再来读读这句话,让大家感受到你的震惊。(再次出示句子: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指名读)
生:……
师:读得真好,我感受到了你的震惊。
小小的飞蛾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人呢?下面这些是四川地震中的一些图片。(出示后说)这一张张熟悉而又曾经震撼过我们心灵的图片向我们诠释了生命的伟大、坚强。
(三)走近香瓜子
师:作者对于生命的震惊还不仅在于此,还有那——生长的瓜苗。
师:自己琢磨琢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看看读懂了什么?注意,还是用我们刚才的学习方法。
生自学……
师:说说你喜欢的句子。
生读…… 课件出示: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呀!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师:“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
师:这“冒”出来的小瓜苗,是怎样地“冒”出来?
生: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
师:“冲破”这个词让我们感受到了——香瓜子不屈向上的生命力。
师:带着这样的体会,我们再把这个句子读一读。(生2读得平淡。)
师:我感受到那坚硬的外壳已经裂开点小口了,小瓜苗,再使劲冲破它!你再读。(生2再读,有进步。)
师:好一个“冲破”呀,让我们感受到了香瓜苗那顽强的生命力。(板书:顽强)
师:想看一看这不屈的香瓜苗吗?(多媒体出示香瓜苗)嘘,听,香瓜苗正跟我们说悄悄话呢。(多媒体出示句式:即使我仅仅只活了几天,也 ……。)你听到什么?
生1:我听到香瓜苗说:即使我仅仅只活了几天,也要不屈向上。(说得平淡)
师:香瓜苗说这话的时候,一定是充满了——
生:信心,勇气。
师:你再带着这样的感觉,说一次。(生1再说,说得坚定有力)
生2:可能香瓜苗还会说,,即使我仅仅只活了几天,也要努力生长。
师:原来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你是否努力过呀!
生3:我似乎听见香瓜苗说:即使我仅仅只活了几天,也要冲破坚硬的外壳,去看看光明的世界。
(四)、感悟升华
(1)师:学到这儿,老师不得不向你们介绍一个人,她就是课文的作者杏林子(出示照片)看了照片,你感觉杏林子应该是个怎样的人?(学生自由说)
(2)师:是的,她是个开朗而自信的人,她对生命充满了希望。杏林子自12岁起就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百分之九十以上关节坏死。但残而不废的她,坚持笔耕不辍,共著有四十多部散文、小说、传记、剧本,被誉为“中国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从12岁患病到61岁去世,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保持着一种姿势,在轮椅上坐了整整50年。你们想到吗?整整50年时间,日日夜夜,分分秒秒,她都在经受着病痛的折磨,可是,从她开朗的表情中你能感觉到她的痛苦吗?
老师有一篇资料:
杏林子曾经在她的作品中这样写道——
十二岁那年,我得了一场大病,听都没听过的怪病,不用别人告诉我,我也能从医生和父母的脸上看出来,我永远不会好了!看着 自己的关节一个个坏掉,渐渐不能走不能跳,那一种打击令我无法承受!心灵上的痛苦更甚于身体上的病痛。我不知道像我那样既没有念过多少书,又瘫痪在床上的病人到底有什么用?我要永远做一个废人吗?
我告诉自己,如果三年还不康复的话,我就不要活了。结果,好不容易熬了三年,还是没有好!我想:好吧,再延长三年好了,如果再不好,我就绝对不要活了!
(3)师:就是在这样一种生存状态下,杏林子被挣扎求生的飞蛾所感动,被顽强生长的小瓜苗所感动,被自己的心脏那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所感动,于是对生命有了全新的感想:“除了爱,我一无所有。”让我们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生齐读)
出示: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谁能把这句话再简练一些?(引导学生说出:生命有限 价值无限)(板书)
师:生命是短暂的,人生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不懈的努力去创造无限的生命价值,使生命穿越时空,成为永恒。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人生态度?(积极的——)
(4)你准备把这八个字送给谁?(送给自己……),那就用最真挚的心来告诉自己吧,一起读。
(五)、学生眼中的生命
(1)师:让我们再次回到课文开头,谁愿意起来读读第一自然段?
(2)师:生命是什么?这个我们开始回答不了的问题,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可以怎么回答?(出示,让生填空)
生命是( )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例子回答(出示课件)
(3)师:这些精彩的句子,让我们感悟到了生命的可贵,也可以成为你的座右铭,激励自己努力生活,努力进取!
(4)师: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什么?
生:珍惜 珍爱生命。
师: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是珍惜生命
(比如遵守交通规则,注意水电安全,不乱吃垃圾食品等)
四、抒发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
师:同学们,学到这里,对于你们上节课提出的“生命是什么?”“我们该怎样使用自己的生命?”“为什么用‘生命生命’为题?”一定有了自己的思考与感悟,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话题,再选择屏幕上的一两个词语写一写。(屏幕出示“珍惜”“负责”等十个词语)
生:写话。
师:同学们,敞开你的胸怀,尽情抒发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吧。(生交流。)
师:此时此刻,我特别想听到同学们带着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再读课题的美好的声音。(生读课题。)
师:感谢同学们,自己读书,自己解决问题。(擦去黑板上的问号。)
【板书设计】19、生命 生命
求生的飞蛾 珍惜
生长的瓜苗 顽强 生命有限 价值无限
律动的心跳 好好使用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篇13
①导人新课
张海迪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绝顶》,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自1998年开始创作,耗时四年,共计35万字。
责任编辑胡玉萍第一次与海迪面对面交谈时,心中就担忧——以她这样的身体状况,能完成这部长篇创作吗?后来,她了解到,张海迪只要身体稍微好一点,就继续艰难地创作。张海迪说:“每天我都想放弃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来,精心地、像看护一小簇火焰一样,让它燃烧,生怕它熄灭……,’
去年岁末,胡玉萍拿到书稿后,确确实实地感到了它的分量。她也小心翼冀地捧着,仿佛是捧着海迪那脆弱的生命,然而,确乎是沉甸甸的……
无独有偶,香港女作家杏林子,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她忍着极大的痛苦,高声呼喊着“生命生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杏林子的散文《生命生命》,去感受她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她珍视生命、坚强勇敢的精神,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
②配乐范读: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思考题
a.题目中“生命”一词,为什么连续用两次?去掉一个行不行?为什么?
b.作者列举了哪三个事例,试用一句话概括每个事例的内容。
c.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分别侧重哪一方面?对人生的三点思考分别侧重哪一方面?
③听读之后,学生自由朗读,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是一种修辞方法——反复。去掉一个不可以。因为连用表示强调,表达了对生命的强烈的呼唤,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作用了。
b.小飞蛾在险境中,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下,极力挣扎着——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都是自我珍视的。
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从生命诞生这个角度说明,生命力之强大。
“我”静心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意识,就会严肃地思考人生。
c. 三点思考
第一点思考: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第二点思考:回答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
第三点思考:将目标、信念付诸于行动。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教师小结]
正是由于为生命而奋斗,所以才勇敢地活了下去。12岁就患了类风湿关节炎的香港女作家杏林子,虽然病情恶化了,仍然忍着病痛,强烈地呼喊着:“生命、生命”。
研读与赏析
文章之所以如此地震撼我们,是因为它的思想内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是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的。下面我们再细细研读文章,看看三个事例分别抓住哪一个关键词,侧重哪一个方面,三点思考分别提出了哪三个要求。
学生讨论明确:
飞蛾 生之欲望 生命意义
香瓜子 生命力 生命的价值
心跳 生命 珍视 奋斗
讨论加点词的作用:
①“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跃动”改为“跳动”行不行?为什么?明确:不行。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跃动表达心情急切。用“跃动”更能表达“生之欲望”。
②“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竟然,为什么不能去掉?竟然表达了一种意想不到,表达出一种惊喜,若去掉就没有了这种表达效果。
③“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擎天撼地”本来形容力量巨大,这里指小瓜苗在没有生存条件下,竟然冒出了一截,充分表现了小瓜苗的生命力。“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肃然起敬”表达了对顽强的生命力的一种崇敬,在这里是不可随便调换的。
④“小瓜苗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又说“它仅仅活了几天”……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小瓜苗在没有生长的条件下,靠瓜子本身的养分,确实能茁壮生长、昂然挺立,而瓜子的养分仅仅能供养它活几天。
⑤“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作者为什么要加“勇敢地”来修饰“活下去”?作者那种难以忍受的病痛,活着会比死了还要难受。张海迪也是如此,同样是生不如死。像她们这种情况,活着比死亡还更需要勇气,因此在“活下去”的前面加上“勇敢地”修饰成分。
体验与反思
朗读课文最后三段,说说你学习了此文的思考。结合你的生活,从你的周围举出一两个例子,谈谈你的认识。
启发学生将课文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精神感受。
作业
①将自己的认识记下来,作为小作文练笔。
②比较阅读:试比较《生命生命》与课文后的选文的异同。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目标:
①揣摩词语,品味语言,理解内容。
②诵读课文,初步感知以小见大的写法。
③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地感悟和理解人生。
教学重点
①通过反复诵读,理解生命,感悟人生。
②揣摩语文以小见大的表现力,畅谈对人生的理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好授课内容及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充分预习,并查阅有关生命的资料或名言,做一些思考。
教学内容
三个有关生命的事例引发的三点思考;以小见大的写法;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启迪。
教学设计:
一、情感创设,整体感悟
1、音乐情感,激情导入
(放轻音乐《命运》)同学们,你们谁知道谁不怕癌症?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曾经播过一期感人肺腑的节目《感受坚强》,向我们大家讲述的是患癌症少女张默然的故事。张默然年青的生命被癌症折磨得痛苦不堪,但十七岁的花季少女却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坚强地搏斗。她感人的事迹,感动了医生,感动了亲友,感动了所有的人。尽管大家并没有挽留住张默然的生命,但她勇敢地面对死亡、热爱生命的事迹,让人们再一次感受到了坚强。还有张海迪,身患癌症却最新创作了长篇小说《绝顶》,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自1998年开始创作,耗时四年,共计35万字。
无独有偶,香港女作家杏林子,她从小病魔缠身,肉体和精神都受到了极大的折磨,但她没有因此荒废甚至放弃生命,反而更强烈地呼唤生命。后来病情恶化,她忍着极大的痛苦,高声呼喊着“生命生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杏林子的散文《生命生命》,去感受她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她珍视生命、坚强勇敢的精神,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
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2、听读课文,问题感知
①配乐朗读(可以是教师的配乐朗读,也可以是听录音)。
大屏幕投影出示思考题:
a题目中“生命”一词,为什么连续用两次?去掉一个行不行?为什么?
b作者列举了哪三个事例,试用一句话概括每个事例的内容。
c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听读之后,教师带领大家朗读,帮助学生整体感知。为了对文章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学生必须亲身去体验一下,带领学生放声自由朗读课文。(朗读方法指导:
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b、理解文章内容,揣摩写作意图,有感情地朗读,从朗读中解决思考题。)
③讨论明确三个问题。讨论可以请学生相互评论、补充。
a是一种修辞方法——反复。去掉一个不可以。因为连用表示强调,表达了对生命的强烈的呼唤,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作用了。
b小飞蛾在险境中,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下,极力挣扎着——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都是自我珍视的。
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从生命诞生这个角度说明,生命力之强大。
“我”静心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意识,就会严肃地思考人生。
c.三点思考
第一点思考: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第二点思考:回答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
第三点思考:将目标、信念付诸于行动。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教师小结]
正是由于为生命而奋斗,所以才勇敢地活了下去。12岁就患了类风湿关节炎的香港女作家杏林子,虽然病情恶化了,仍然忍着病痛,强烈地呼喊着:“生命、生命”。
二、自主研读,合作赏析
1、教师导学
文章之所以如此地震撼我们,是因为它的思想内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是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的。下面我们再细细研读文章,看看三个事例中分别抓住哪些关键词,侧重哪一个方面,更好地表现生命主题。
2、自主探究
用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学生思考并体味。
a、这篇文章共写了三个事例,你还有哪些疑问请说出来?
b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例,反复品读,体悟文章的内涵。
c划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最精彩、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d赏析语段中好词语的运用,采用换字法或去字法比较分析看看,为什么用得好?
3、学法指导
对以上问题,可采用朗读法品悟解决。另外还要注意自读和自学的方法。
学生自读课文后,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共同研讨以上问题。
[相关提示或引导]
a“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跃动”改为“跳动”行不行?为什么?明确:不行。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跃动表达心情急切。用“跃动”更能表达“生之欲望”。
b“隔了几天,竟然(居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竟然,为什么不能去掉?“居然”只有意外的意思,而“竟然”还包含着意想不到的另一种敬佩的情感,表达出一种惊喜(因为那是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恶劣环境啊);
c“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擎天撼地”本来形容力量巨大,这里指小瓜苗在没有生存条件下,竟然冒出了一截,充分表现了小瓜苗的生命力。“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肃然起敬”表达了对顽强的生命力的一种崇敬,是从心底里产生的一种敬意,在这里是不可随便调换的。
d“小瓜苗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倔强)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又说“它仅仅活了几天”……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小瓜苗在没有生长的条件下,靠瓜子本身的养分,确实能茁壮生长、昂然挺立,而瓜子的养分仅仅能供养它活几天。
“倔强”只是一种性格,“不屈”不仅是性格,更主要是一种品格,一种不畏困难、顽强求生的向上的品格;
e“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作者为什么要加“勇敢地”来修饰“活下去”?作者那种难以忍受的病痛,活着会比死了还要难受。张海迪也是如此,同样是生不如死。像她们这种情况,活着比死亡还更需要勇气,因此在“活下去”的前面加上“勇敢地”修饰成分。
4、合作探究
通过导学、探究、学法指导的学习过程,进一步研读文章,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从文中找出作者对生命的三点思考。特别是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分别侧重哪一方面?对人生的三点思考分别侧重哪一方面?
学生分四人小组之间进行合作探究、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学生可以互评,可以讨论,也可以向老师质疑。
学生讨论明确:
飞蛾,生之欲望,生命意义
香瓜子,生命力,生命的价值
心跳,生命吗,珍视+奋斗
教师在合作式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指导性总结:
第一点思考,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生命意义
第二点思考,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生命的价值
第三点思考,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
教师小结:无论怎样微弱的生命,都具有不可思议的生命力。作者从小现象悟出的大道理是很能启人心智的,同时,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也由此展开。
三、体验反思,拓展仿写
1、体验交流
文章结束了,研读学习后还有哪些思考和体验?或结合你的生活,从你的周围举出一两个例子,谈谈你的认识。
大屏幕投影出思考质疑题:
a阅读本文后,自己的感受是什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自己对生命有哪些认识?
b我们应当怎样去生活,对生命或人生是否有不同的见解?
学生可以交流;教师向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学生也可以向教师质疑,教师作答:形成研讨交流的学习过程。
教师小结: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实践自己的诺言,对怎样看待生命,怎样好好享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珍惜生命,不懈努力,做出了坚定的回答。我们的雷锋也用他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让生命更有意义的颂歌。
学生也可以就我们应如何生活,对生命是否有不同见解发表自己的看法。
2、拓展延伸
请学生速读美国克伦·沃森的《生命生命》并与本文进行比较,通过比较阅读,思考:两篇文章比较,自己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学生速读后讨论。教师评点并总结,指导学生谈谈为什么喜欢,要求讲出喜欢的理由,以此培养赏析的能力。
3、片断仿写,初步感知以小见大的写法或写一则读后感,题目自拟,字数不限。
仿写指导:生命现象+人生思考
一只飞蛾、一棵小瓜苗这些不起眼的小生命身上使我们都看到了那具有令人不可思议的生命力。课文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生命的严肃的思考。
如:人生的启迪
——读《生命生命》有感
教师总结:
文章可以结束,但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
冰心老人说:“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人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人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
冰心老人的话揭示了生命的意义和真谛,愿每一位同学都珍爱生命,珍惜时间,让人生更有意义。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篇15
【教材分析】
《生命生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八册第五组的第三篇课文。本组课文以感悟生命,热爱生命为专题,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生命的意义,语言生动感人,有较强的哲理性。
《生命生命》是一篇哲理性较强的散文,它通过三个小故事从不同的方面来谈对生命的认识,展示了生命的意义。并且教育我们:要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这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对生命的热爱;教学的难点是引导学生领悟三个事例中蕴含的意思。
【设计思路】由于本文是一篇哲理性较强的散文,准备采用以下思路展开教学:首先听读,谈整体感受;接着寻读,找感受最深的地方谈;第三悟读,说自己的思考;背读,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投影片,朗读音乐,与生命抗争的人物资料及图片;学生收集杏林子的资料和有关生命的名言、谚语。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预习】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这是中国台湾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对于生命的感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杏林子,感受她的作品带给我们生命的震撼吧!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命运交想曲》,听老师范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生命”写了哪三件事?引导学生用“生命是_____________”三个字开头进行表述。
⑴ 相邻的两位同学先切磋一下,准备好后交流
⑵ 班内交流。
设计说明:用音乐感染学生,烘托气氛,为学生的说作铺垫;同桌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2、结合生活体验,谈谈自己对生命的感受:
设计说明:先讲自己的想法,目的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中所写作比较,从而深入感受作者的体验。
过渡:看得出,同学们对生命的体验都很丰富,对生命也有一定的感受。接下来,我们再读课文,这一次要求大家用心去发现,发现自己认为好的字、词句,也可以是选材、构思、写法上的精妙之处,并谈出你的感受。
三、寻读,找妙点,谈感受
1、自己先在书中去寻找,画下来作批注。
2、四人小组交流,互相学习。
3、全班交流:请学生先读出或讲出自己的发现,然后用“我发现──好,好在──”的句子谈自己的感受。
4、学生的发现若未涉及选材、构思,教师要注意启发。
设计说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用圈点批注法进行学习。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感受进行读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悟读,说自己的体会和思考
通过刚才的发言,我发现同学们都有一双智慧的眼睛,你们的发现也是作者的思考。
1、请学生讲收集到的杏林子的资料,并简单谈一下感受。
2、(出示张海迪、海伦凯勒、杏林子、邰丽华的照片及文字说明。)请大家用“我感受到,生命因而美丽”来说话。
3、请大家说说我们又该如何对生命负责,怎样才能使我们的人生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4、再次诵读最后一段。
五、总结
同学们,我记得有这样几句话:“我们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我们不能左右明天,但我们可以把握今天”。希望我们能把握今天,把握现在,让我们年轻的像花儿一样的生命变得更加光彩有力!
六、布置作业
把自己最喜欢的地方背下来,写在摘抄本上。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生命都有了一些体会,这节课我们把自己的体会和你从其他同学发言中得到的借鉴整理好,开展一个讨论会,题目拟定为“由生命想到的”
二、学生自己整理,写提纲
三、小组交流
四、小组代表在班内作交流,教师和学生作点评
五、教师作总结
【板书设计】
飞蛾挣扎求生 震惊(动物)
生命 香瓜子不屈向上 敬佩(植物)珍惜生命 创造价值
聆听心脏律动 震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