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金色的鱼钩》优质教案优秀7篇-k8凯发天生赢家
《》讲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件非常感人的故事。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语文《金色的鱼钩》教案优秀7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金色的鱼钩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读记生字组成的词语。用联系上下文、词素分析法、近义词比较等方法理解词语:喜出望外、三长两短、奄奄一息、抽噎、支吾、收敛;衰弱、脆弱;支持、坚持;严肃、严厉、严峻、严密、严格。
2.学习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分段,抓住事例及事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
3.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复述故事内容。
学习提纲
1.自学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
2.读通读顺课文,理解词语。
(1)联系上下文,词素分析法解词:
喜出望外三长两短奄奄一息
抽噎支吾收敛
(2)近义词辨析:
衰弱脆弱
支持坚持
严肃严厉
严峻严格严密
3.跳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 )的事;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把课文分成四段。
4.勾画文中老班长的言行、神态,思考批注,老班长是一个( )的人。
5.“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是( ).
6.给文章重新命题。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掌握作者写作思路。
1.理解词语,注意交给方法,揭示规律。
2.注意指导学生从词义范围大小、词语搭配进行近义词辨析。
3.行文思路
(1)交待故事背境,老班长外貌。
(2)老班长钓鱼给我们吃,自己吃草根,咽鱼骨头。
(3)老班长饿死在草地边上。
(4)深化中心,抒发感情。
二、指导学生归纳事例,抓住事例及老班长言行、神态深读深悟,体会人物品质。
1.吃草根、咽鱼骨头。(语言、动作、神态)
2.记住指导员的话。(语言)
3.分工。(语言、神态)
4.命令我喝鱼汤。(语言、神态)
5.临死前不忘把食物留给“我们”吃。(语言)
(忠于革命舍己为人)
三、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话的含义,深化中心。
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它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事迹,闪烁着老班长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光辉思想。
练习提纲
1.选词填空(衰弱、脆弱、坚持、支持、严肃、严厉、严峻、严格、严密)
(1)小梁身体(),性格()。
(2)他的病很重,不休息会()不住的。
(3)他表情(),()地批评道:“这次战斗的形势十分(),侦察班要()注视敌人的动向,每个战士都要作好一切战斗准备”。
2.阅读迁移练习:同步阅读148页。
(1)课文写了一件( )事,赞扬了老红军( )的品质。
四、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小事,以小见大。
2、运用以细节出精彩写作方法练习感动片段。
教学准备:思维导图四人一份。
第一课时:主要内容、四部分、提前查找红军过草地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了解中心和材料。
1、引出四部分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围绕一个小小金色的鱼钩,讲了四部分
生:接受任务-——护送病号-——壮烈牺牲—永远怀念
师:这四部分又讲了哪些具体的小事呢?如接受任务中主要讲了掉队,护送病号中有第一次喝鱼汤,其余的请同学们尝试着找一找,然后四人小组合作完成思维导图。让我们再次走进这篇课文。
2、具体小事(板书小事)
认真阅读导学单,完成思维导图。(反馈出示学生的导图,边说边修改)
课文围绕金色的鱼钩写了四部分,分别具体写了那些事情呢?独立思考后四人小组共同完成
思维导图:
接受任务---——护送病号--———壮烈牺牲----————永远怀念
事件:(跟队)(断粮)(第一次吃鱼)(秘密)(命令)(昏迷)(遗言)(珍藏)
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
辨析事件:(组长上来演示,说完后提问:哪个组和我们不一样,可以谈一谈。)
二、小事见大
1、还有哪些感动人的事
猜想并说理由,初悟小事见大
师:作者穿越草地经历了四十多天,写了8件感人的小事,可在两万五千里长征,历时两年多时间里还会发生有哪些感动人的故事呢,谁能用2-3句话说一说。
生:陷进沼泽大家相助、遇到雪天把仅有的外套送给他人。敌机来了用身体为他人挡子弹
2为何选小事(典型性、小人物、亲身经历)
3、师:是呀,这么多感人的故事,众多令人肃然起敬的革命先烈,为何作者单单选择一个小小的鱼钩,选择细小的平凡事来写呢?
生:这些小事能反映出老班长那种舍己为人,一心为他人着想,忠于革命的品质
师:小事不小,反映出人物高尚的品质。
师:除了反映这样一位无名的英雄老班长,还能反映长征中那些人?(生说)板书(小人物)
生:能看出红军长征时生活的艰难。
生:能记录下老班长为我们费尽心思钓鱼的过程。
师:是的,这些小事围绕一个小小的,长满红锈鱼钩来写,透过这个小物件,我们仿佛看到了:
师:小鱼钩折射出了许许多多无名英雄,折射出了众多高大的品质,这就叫小物件见大
师:一件件小事是两年多长征生活的缩影,一件件小事放映了众多具有高尚品质的无名英雄。这些小事就具有典型性。板书:典型性,
师:这些小事与作者又有何关系?
生:这些小事写的是作者和老班长自己经历的事?板书:(亲身经历)
4、小结:小事见大
师:正是这些小事是作者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具有典型性,材料虽“小”但意义却“大”,才让我们感动。在文章中往往通过叙写生活中的一件小小的、极其平常的事情、从中来阐述一个大的主题,刻画一个人物大的形象,这样的写法叫以小事见大(幻灯)板书:见
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亲身经历的小事令我们感动,如沙滩里的珍珠,熠熠发光,但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一颗敏锐的心去感悟。
5、辨析小事
师:让我们一起来辨一辨哪些小事见大。
判断:下面哪些是小事见大呢?(幻灯)
1、今年四月,渝中区大坪支路时代新都小区,一部运行着的电梯突发故障,11人被困在电梯。消防官兵历经4个小时救出了全部被困人员。()
2、一位小狗在细雨中等待自己的主人回家。()
3、汶川地震中,林浩冒着生命危险背出了班里的两名同学。()
4、下雨了,邻居家的小弟弟用伞为七星瓢虫遮雨。()
5、商店的的老板雨中追我,给我找钱。()
6、运动会上一名同学摔倒后半秒中爬起来继续跑完全程。()
7、缆车坠落,父母用双手托起了两岁的孩子,自己却离开了人世。
生判断
三、细节出彩
1、片段令你感动吗
师:小事虽小,意义却大,同样是小事,我们来看这件小事的描写是否让你感动?
2、早上,我陪着隔壁的两位“邻居”——叔叔和他的小狗向公交车站走去,一直到了公交车站。下午放学,小狗又蹲在公交车站台,等待主人回家。
3、为何不够令人感动
师:为何不够感动人?
生:不具体,没有细节板书细节
生:大多数是叙述语言。
4、找出书中感动片段读一读
抽生读、站起来读、小组读、
5、辨析细节出精彩
(1)对比阅读辨析咽鱼(板书:画面、真实、细节出彩)
师:一件件小事让我们感动,一个个细节让我们热泪盈眶。我们一起走进其中一个细节,对比阅读,去找一找作者把感动细节写生动的方法。
出示:对比阅读,
(2)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3)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正在皱紧眉头吃我们剩下的鱼骨头。我好难过。
生:四个角度:细节手法、修辞、画面、用词准确性
(4)小结细节出彩
师:有了这些具体的细节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感动人事例就有了的画面感、真实感,这就叫细节出精彩。
把特定的事件,人物的动作、行为、神态等用特写镜头进行“放大”,细致入微的描绘,给人以、画面感、真实感。(幻灯)(读)
(5)带着感动读一读
师: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带着对老班长的崇敬读一读。
6、小结:以小见大
师:小结:是的,小事不小,有容乃大。一个金色的鱼钩,折射一位英雄的老班长高大的形象。一位平凡的老班长,却是长征途中许许多多英雄的缩影,这就是本文最大的写作手法:以小见大。
五、评议·修改。
1、学以致用
师:学习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以致用,请看导学单。
(1)请用细节出精彩的方法独立修改片段《小狗等主人》。早上,我陪着隔壁的两位“邻居”——叔叔和他的小狗向公交车站走去——————————
(2)我的习作你点赞:四人小组独立完成后相互交流,围绕细节出精彩修改一个提出优点和建议,最后推荐一篇在全班赏析。
2、学生独立完成
3、交流推荐
4、展评
(1)师:哪个组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精彩,并围绕点赞说说你们推荐这篇文章的理由。
生读
生推荐理由
(2)评价:师:其他同学还愿意为他们点赞吗?
5、小结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用眼去聚焦凡人小事,用心去细微处观察和感悟,以小见大,就让你拥有了一双发现真情、感悟真情的慧眼。
板书:
以小见大
以小事见大小物件见大小人物见大
(典型性)
细节出彩(真实感、画面感、镜头感)
小学五年级语文《金色的鱼钩》优质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长征途中发生的这个感人的故事。
二、通过人物的对话、外貌、神态的描写等重点语句,体会人物情感,感受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三、练习速读法,简要复述课文故事。
教学重点:
通过人物的对话、外貌、神态描写等重点语句,深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
深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对革命战士产生敬仰之情。
教学时间:
建议教学1—2课时
学习准备:
一、预习:读通课文,查字典认读生字、新词。
二、学生搜集长征资料。(长征的诗词、歌曲、故事、图片等资料)
三、教师准备红军过草地的视频。
教学过程:
预习要求
1、通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935年秋天,老班长接受了————的任务,在被饥饿威胁时,老班长宁可———也要——的故事,表现了老班长_____ _____的崇高品质。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 )、( )的老班长
4、学生搜集长征和红军过草地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教师:你们觉得自己幸福吗?你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吗?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今天的新生活是革命战士用生命换来的,今天我们就去《金色的鱼钩》中认识一位可敬的红军战士。(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交流预习。
1、给划线字拼音。
颧( )骨 两鬓( ) 收敛( )
作( )料 瞻( )仰 严峻( )
夜色弥( )漫 奄( )奄( )一息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935年秋天,老班长接受了————的任务,在被饥饿威胁时,老班长非常———在河边洗衣服时想到了————的好办法。为了让三个战士走出草地,老班长宁可———也要——的故事,表现了老班长_____ _____的崇高品质。)
3、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 )( )的老班长。
(三)在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利用文中表现这一顺序词语“一天”“以后”“第二天”“挨了一天又一天”“这天上午”等,把每部分内容用一些小标题似的语句归纳出来,然后练习讲故事。
①1935年秋天,红军过草地的路上,老班长接受照顾三位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的任务。
②他们受到饥饿的威胁,老班长非常着急。
③老班长开始给病号们钓鱼,增加营养。
④老班长舍己为人,忠于革命感动小梁。
⑤逼战士喝鱼汤鼓励病号。
⑥老班长病倒拒喝鱼汤献生命。
⑦“金色鱼钩”代表革命精神。
4、交流长征资料
三、速读自悟,感受人物品质。
老班长在三个病号受到饥饿威胁时的焦急,看见小鱼时的喜悦,秘密被我发现时的支吾,给我们讲革命道理时的严肃、严厉,走到草地边缘时的兴奋,病倒拒喝鱼汤时的坚定,种。种不同的表现,表达了共同的主题——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
(一)关注细节描写,体会人物情感,感悟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1、速读课文,勾画词语,用关键词批注
(提示:学生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重点语句,把握人物形象。)
2、全班交流。
(二)分角色朗读,指导朗读。
本文主要通过对话刻画了老班长高大的形象。教学时设计学生对话的环节,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对话、品味人物的心理教师及时的指导朗读,用朗读加深情感,感受人物高大的形象。
预设点:
1、老班长猛抬起头,看见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里的搪瓷碗,就支吾着说:“我,我早就吃过了。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注意“猛抬起头”、“支吾”,加强重读)
2、老班长转身朝两个小同志睡觉的地方看了一眼,一把把我搂到身边,轻声说:“小声点儿,小梁!咱们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诉别人。”(“搂”与“轻声”体现了什么?)
3、“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痛苦的读出老班长因缺乏营养而有气无力的悲惨状况。)
4、“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读出痛苦和愧疚)
教师伴随(悲壮的音乐)深情朗诵:一位可敬的老班长,这么无私的老班长,就这样走了,苍空为之动容,大地为之震颤,此时一切都显得如此静寂,只留下我们声声的抽噎,很久很久……(放映长征过草地的视频。)这是一枚长满红锈的鱼钩,这是一枚闪着金色光芒的鱼钩。它是革命精神的化身。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搜集长征的故事、书籍,实现阅读的深化和内化。
长征,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期间涌现出的一个个象老班长一样的平凡的英雄无一不让我们感动。建议学生课后阅读长征的故事、书籍。
教学时教师讲述自己童年时阅读革命故事、书籍的经历。
板书
时间顺序 :(“一天” “以后” “第二天” “挨了一天又一天” “这天上午”)
老班长——语言、外貌、动作、神态描写——忠于革命 舍己为人——“金色”的鱼钩
金色的鱼钩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读读记记“颧骨、两鬓、斑白、搪瓷、严厉、收敛、疙瘩、粗糙、抽噎、红锈、宿营地、青稞面、喜出望外、热气腾腾、无边无涯、昏迷不醒、奄奄一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4、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出主要人物
1、出示长征系列图片,思考:这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事情?
长征,当我们感叹红军创造的这一奇迹时,也应该去看看这伟大奇迹背后那些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让我们来认识今天故事的主人公。
出示课文中对老班长的描写:他,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2、这是属于哪一种描写方法?这描写的是谁?明确:外貌描写大家亲切的称呼他为“老班长”。他是一位普通的红军战士,也是一位挽救了3位年轻战士生命的英雄。
3、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英雄人物,齐读课题(板书),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故事主角是老班长,那又为何以鱼钩作题?鱼钩又怎么会是金色的呢?
4、回顾自主学习的方法:文章读薄、重点读厚、主题读透
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将文本读薄
1、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借助六要素简要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2、在我们解开鱼钩与老班长之间的谜底之前,先来将这些词语读准确:颧骨、两鬓、斑白、搪瓷、严厉、收敛、疙瘩、粗糙、抽噎、红锈、宿营地、青稞面、喜出望外、热气腾腾、无边无涯、昏迷不醒、奄奄一息
3、交流课文各要素,并将六要素连起来。概括就是去烦就简,这是略读课
文重要的学习方法。我们大家一起把它们连成一句话,就成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总结:1935年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三个红军伤员,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自己却牺牲了。
三、以老班长的外貌为主线,将重点读厚
(一)抓住老班长的外貌变化,体会老班长的形象
1、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在文中作标记。
2、第一处:“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①大家读一读,发现了什么?是啊,一个快四十的人怎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呢?
②你读出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③小结:可想而知,在长征途中他必定是饱经风霜,多么平凡朴素的一位红军战士啊!
3、第二处:“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
①看到的老班长似乎遇到了什么难题。什么叫“合不拢眼”?老班长又为什么“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请你给大家解释解释。
②是的,饥饿正一步步的向他们逼近!如果找不到食物,大家将有生命危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看似平静却暗藏杀机的大草原。(图片理解困境)
③如果再找不到食物,他们也将长眠于此,你说,老班长还能睡得着吗?他们能甘心放弃吗?多少人在等着他们走出草地?
④正当老班长为找不到吃的而忧虑时他发现了什么而变得喜出望外?他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这一忧一喜之间,你看出来这是一个怎样的红军战士啊!(板书:尽职尽责)
3、第三处:“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①是什么原因,老班长的笑容收敛了?他在担心什么?仅仅是担心他们不喝吗?
是啊,还担心他们没有体力支撑到走出草地的那一刻啊,担心自己不能完成指导员交给的任务!
②当他看到我们吃完,脸上又露出了笑容。又是一忧一喜,说明了什么?,这是一个舍己为人的红军战士!(板书:舍己为人)
4、第四处:这鱼汤,他自己有没有喝过一口?我们来看看,老班长最后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出示:“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板书:忠于革命)
5、结合板书小结:从老班长外貌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红军战士?
(二)感受其他描写,加深体会
故事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地方都蕴含着感人至深的情,把让你感动的句子找出来,动情地和同桌相互读一读,再来感受老班长这份深深的爱。
预设以下几个方面:
1、老班长吃鱼骨头的画面(6、7、8自然段)
为什么让你感动?是啊,我们和你一样体会到了老班长为别人着想的可贵品质。你能用通过朗读把“我”的心情和感受表达出来吗?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感动。
2、老班长严厉劝“我”吃鱼汤(21、22自然段)
①当时已经发现了秘密的“我”,能喝下这碗鱼汤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出示“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你是怎么理解这个句子的?
②老班长又是怎么劝我的?
(出示老班长的语言描写:怎么了?小梁,你不要太脆弱。)重点体会:最后这句话,以及“严厉地”,暗示小梁,要他记牢“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你的任务是坚持走路,安定两个小同志的情绪,增强他们的信心“。从中感受老
班长崇高的牺牲精神。感受老班长的心情读老班长的语言描写。
③我明白老班长的苦心,即便是我喝下鱼汤“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千斤重”是什么意思?你能把这千斤重的心情读出来吗?3、每天只吃草根和鱼骨头,老班长的身体又怎么熬得住?好景不长,就在
我们要走出草地时意外发生了。出示第28自然段
①自由轻声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自己内心的感情。
②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是啊,当生命垂危的时候,老班长竟然想到的还是3个小战士。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真是一个好战士啊!
③让我们来分角色朗读。我们从他身上看到了什么?(复述板书:舍己为人,忠于革命,尽职尽责)
四、品味“金色”,将主题读透
1、引读最后一段: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擦干了眼泪——
2、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他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
的委托。他永远地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你说,这鱼钩不就是班长生命的象征吗?是这小小的鱼钩,钓到了挽救战士生命的小鱼,是这看似平凡的老班长,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三个小战士的生存的希望!
3、回味质疑:现在你能理解为什么说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了吗?
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凝结了老红军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贵品质;长满红锈的铁鱼钩,体现了红军战士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长满红锈的鱼钩见证了红军战士互相关心、互相扶持、一心北上的艰苦历程,表现了战友之间伟大的爱。
五、读长征诗,总结全文
这不是一枚普通的鱼钩,万分沉重。这鱼钩,是是一种深深地怀念,还是一份革命的力量,更是对一代代享受着美好生活的人们的教育呀!在长征途中有多少这样可歌可泣的英雄,正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现在美好的今天,让我们用一首我们学过的毛主席的诗《七律长征》一起来缅怀他们!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金色的鱼钩教案 篇5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学习《长征》,我们了解了红军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经历了千难万险。今天,我们学习课文《金色的鱼钩》,这个故事就发生在长征途中。
二、检测预习
大家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好多同学也不止一次读过这篇文章?现在老师就来了解一下你对课文掌握的情况。
1、(出示字词)我们来读读这些词语,颧骨青稞支吾两鬓斑白粗糙收敛抽噎喜出望外瞻仰疙瘩搀扶夜色弥漫脆弱衰弱奄奄一息作料禁不住和着青稞面拧成疙瘩这些词语中有两个带弱的词语,你能理解词语的意思吗?(出示句子)我们虽然还是一天一天衰弱下去,比起光吃草根野菜来毕竟好多啦。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
小结:从这几个句子中,你能理解脆弱和衰弱的区别吗?
2、内容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较长,我们采取什么方法读课文比较好呢?(快速默读的方法)大家读过课文后,有没有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篇文章是写人的,是赞美老班长的,为什么用“金色的鱼钩”做题目呢?接下来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文内容。(板书:老班长)
首先回忆一下课文,说说老班长带领三个小战士在草地上走了大概多少天?故事里没有精确的数字,但某些句子还是做了交待,细心的同学可以看出来。(从老班长和小梁谈话时说过的一句话“我看还有二十天才能走出这片草地”及“走了十五天,断粮了”,陆陆续续又走了几天引导。)这四十多天的草地生活,作者没有一一描写,而是选取了几个特
别的日子,回忆回忆是哪几个日子?(板书:1、第一次吃鱼。2、发现秘密。3、命令喝鱼汤。4、老班长牺牲。)这四个日子,哪个作者只是做了简单的交待,没有详细写?四十多天,他选择了这三天详细地写,又把必须交代的发现鱼那天,稍微略写。但是你看到这几天是不是就能够想到整个儿四十多天的情况呀?这就是作家艺术的写作手法。(板书:组织材料有重点)比如你们将来写“愉快的假期”是不是要一天一天挨着写呢?
这篇课文篇幅虽然很长,段落很多,但是我们这样一理顺,就会发现层次非常清晰,(板书:层次清晰有条理)三、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仅仅抓住重点组织材料,条理清晰,是远远不能把文章写得引人入胜,而这篇课文吸引我们的地方还在于它的生动感人。作者之所以能把故事叙述得这么打动人心,一个原因是这个故事是真实的,更为关键的是他刻画人物有方法。(刻画人物有方法)
同学们想想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赞诵老班长舍己为人)(板书:舍己为人)但通篇课文没有一句赞美的话语,那作者又是通过哪些描写来体现人物的内心品质呢?(板书:外貌、语言、神情、动作、心理)是的,故事中有许多关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和心理的描写感动着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老班长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作者详细写的这三天中老班长的一言一行就足以表现他崇高的内心世界。
1、发现秘密
我们先来看发现老班长不吃鱼的这一天情况的描写,这部分内容人物对话比较多,三人合作分角色读。读完后,看一看哪些地方的描写能体现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品质,能够成功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用波浪线画出来,批注感受。
预设一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这段话既有动作描写,又有神态描写,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预设二“不要紧,我身体还结实。”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指导员把你们三个人交给我,他临走的时候说:‘他们年轻。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
他们带出草地。’小梁,你看这草地,无边无涯,没个尽头。我估计,还要二十天才能走出去。熬过这二十天不简单啊!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
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了困难出来啦’?”从中体会到什么?
预设三“不行,太少啦。”他轻轻地摇摇头,“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有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
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从人物语言描述出人物行为,表现人物品质。
2、命令喝鱼汤
对于老班长命令我们喝鱼汤这一天的描写,课文只用了三个自然段,别看内容不多,作者可是字斟句酌。在这三个自然段中,作者主要是通过什么描写来表现老班长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神情)
请您在这三个自然段中画出描写老班长神情的词句?
(笑-收敛—一丝笑意)从老班长的表情变化,你体会到什么?(因为他想起昨天晚上的事,虽然他告诉小梁不要让那两个小同志知道,但是,也许那两个小同志在远处也听到了。他知道大家今天的心情很沉重,所以他做出一个笑来,是要改变这种气氛,用这个笑来动员大家吃鱼,)最后为什么用“一丝笑意”不用“开怀大笑”?我们从老班长两次笑的表现中,就能深深地体会到他的内心。一看他怎么笑,就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么,体会到了他的情感。可见作者写这篇文章,句句掂量,字字斟酌,颇费心思!
在这部分内容里,还有两处小梁的心理描写也非常打动人心。请圈画出来。
3、老班长牺牲
对于老班长牺牲部分内容,我们采用快速默读的方法,画出你认为能表现老班长精神品质的地方。
预设一: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预设二: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总结:作家写文章,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往往通过人的外部表现如动作语言神态等来写,你们将来写人的时候,也可以用这个方法。
四、升华练笔
写故事梗概:注意做到重点突出,删减适当。
金色的鱼钩教案 篇6
课题:《金色的鱼钩》第一课时
课文说明:
这篇课文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为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自己却牺牲在草地上的感人事迹。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红军长征途中,一位老炊事班长为了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动人事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够比较准确的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能够比较准确的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深刻理解:“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文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请你读课文后想一想,这个鱼钩是金色的吗?
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为什么说它是“金色的”?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
1.默读,边读边思考: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从课文中摘录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
板书:老班长
2.这几次描写老班长的外貌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
讨论明确:
第一次: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明确:这时的炊事班长饱经风霜,然而可敬可亲。
第二次:他那十分严峻的布满红丝的眼睛明确: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睡眠不足,老班长的眼里布满了红丝,但丝毫不影响他照顾小红军,表现了他对工作的高度负责。
板书:照顾、三病号
1/ 眉头拧成了疙瘩
2/ 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明确:
1/ 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肯喝鱼汤,生怕他们饿坏了身子,他又心疼,又着急,责怪自己没能完成指导员交给的任务,因此眉毛拧成了疙瘩。
2/ 战士们喝下了鱼汤,他的眉头舒展开,充分表现了他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品质。
第四次: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明确:老班长历尽艰辛,任劳任怨,像保姆一样照顾小孩一样,照顾三个年轻的病号。他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可是自己已经衰弱到不能支撑的地步。是高度的革命责任感,让他把生的希望让给了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板书:救
理解:“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明确:这个鱼钩是老班长的遗物,有很大的纪念意义。老班长生前用这个鱼钩给三个小战士钓鱼补养身体,使他们能顺利地走出草地,这个鱼钩挽救的是三个年轻战士的生命。
从这个长满红绣的鱼钩上,我们可以看出老班长无限忠于党,忠于人民,一心为同志,有着舍己救为人的高尚品质,这崇高的品质永放异彩,光芒万丈。
板书:怀念
过渡:从老班长的外貌变化,我们看出他是一个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优秀共产党员。你还能从什么地方看出这种品质。
要求:预习上面的问题,下节课继续学习。
金色的鱼钩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
练习快速阅读,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揭示题目,导入新课。
1、鱼钩,钓鱼用的钩子。课文所指的鱼钩是老班长的珍贵遗物。这是发生在红军过草地时的一个感人故事。请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结: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故事。
二、默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同学互相解疑,教师适时点拨。
解词:
支吾:用话搪塞,说话含混躲闪。
安顿:安排妥当,使人或事物有着落。
衰弱:体衰力弱,失去了旺盛的精力和体力。
奄奄一息:形容气息非常微弱,只剩下一口气。
三、快速默读课文,想想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记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
1、快速默读,标在书上。
2、小组讨论后小结。
四、默读课文,划出文中使你感动的部分,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
1、指名读课文,读后说说自己体会。
2、围绕老班长的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采取读读——议议—评评的形式)
3、小结提问:你对“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的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揭示中心,让学生说一说,练习口语表达)
五、口语交际
假如你是“革命烈士纪念馆”的解说员,你怎样向前来参观的人介绍金色鱼钩的故事呢?
1、在小组里练习。
2、各组派代表在全班介绍。
附:板书设计
18金色的鱼钩(闪着光芒)
炊事班长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而牺牲
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